不被理解的少年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不被理解的少年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寄语:
不被理解的少年 《少年发声》第二部
内容简介:
在这个社会就各种教育问题展开热议时,我们很少听到教育对象的声音。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是什么一个状况?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诉求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匹配吗?孩子们的思考和感受,理当被听见、被尊重。 去年出版的《少年发声》一书(豆瓣评分9.4,印刷量15000册),收录了作者陈瑜与16位少年的真实访谈,力图在家长和孩子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孩子的心声被听见、看见。 本书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这次的访谈对象有些特殊,他们全都是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厌食症和其他感统失调问题,涵盖了目前中国青少年为普遍的各类心理疾病。 写作结构计划先以这些孩子的故事为开篇,然后是作者与孩子的真实对话,在每篇访谈后,会邀请著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老师、儿童精神科医师等针对孩子的情况,给到专业的分析和建议。通过本书可以让更多家长和教育者了解当今中国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孩子们的内在感受和真实需求,从而引发社会的关注,形成合力帮助孩子。
书籍目录:
前言1:请把孩子当“人”来对待! 前言2:孩子们太不快乐了,我想说说这是为什么 1、我高一休学,想弄明白:学习为了什么?爱又是什么? 2、“自卷”的学霸们,凌晨4点起床学习…… 3、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阿姨和司机,像我爸爸妈妈…… 4、我妈失控地暴揍我,感觉她都不想要我了…… 5、妈妈想在我房间装监控摄像头,我和她完全无法交流… 6、她常考年级,却从6年级开始自残、酗酒、网恋…… 7、要开学了,我好怕爸妈的坏情绪,会影响我的学习…… 8、我从三楼跳下来,被路人接到,我妈却说…… 9、10岁起读了10年国学,我不能骗自己了…… 10、读初三后,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抖…… 11、1米65/72斤,她被父母“骗”去医院治疗厌食症…… 12、我期望妈妈更恶劣,把我逼死了,她一辈子活在内疚里…… 13、长期失眠、不想上学,但他什么都不敢告诉妈妈…… 14、强迫症,差点把学霸乖乖女逼疯…… 15、我不断与亲人抵抗、寻找“回家”的路…… 后记:我是陈瑜,我一直在!
作者介绍:
陈瑜
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 & 文化公益机构“人生大不同”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原《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上海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青联委员。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视角独特的亲子关系书,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在内卷式教育的时代,听见孩子们的心声。有别于以往的家教图书,都是大人的视角展开,本书立意独特,旨在倾听孩子的声音,通过孩子之口,展现孩子们眼中的世界。对家长群体来说,将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资料,为家长们提供新的视角,了解现在的孩子们内心真实的想法,以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2.15篇少年访谈,生动呈现当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本书将收录作者与十五位孩子的访谈记录,这些孩子来自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各自迥然不同的烦恼,他们全都是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厌食症和其他感统失调问题,涵盖了目前中国青少年为普遍的各类心理疾病。这部书也是一次纪实实验,将客观呈现当下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除了访谈记录,每篇还将配以专家发声,是难得的亲子关系读本。
3.《少年发声》本豆瓣评分9.3,市场反馈良好,得到了家长群体的认可。在此基础上,作者拓宽了访谈的深度,聚焦于有各类心理问题的孩子,将给家长们带来更大的冲击。
4.作者深耕家庭教育领域多年,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她于2018年创办“少年大不同”,深入家庭教育领域,汇聚国内外专家和公众人物,通过线上线下的综合项目和课程体系,收获一大批忠实的粉丝。策划制作出品的在线课程《做不焦虑的家长》,服务全国数十万家庭。
5.邀请儿童及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进行点评分析,得到多名资深教育专家俞立中、杨东平、孙云晓、叶开、马国川、龚德辉联袂推荐。
书籍介绍
成长,不仅仅是长大,还是瓦解、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不被理解的少年》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陈瑜继续未完的旅程,与15位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真诚对话。这些孩子不愿被当作刷题机器对待,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活着”,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我痛苦的来源更多 的可能并不是这个病本身,而是父母对我的不理解。”
这份近20万字的采访实录,描述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经历、亲子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方面的真实遭遇,在无数个催人泪下的生动的生活细节中,颠覆“青春期叛逆”的粗暴解释,还原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一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对每篇访谈做出专业解读,由点及面地追问这些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与反思。
精彩短评:
-
作者: 夏天的风 发布时间:2023-04-16 18:31:21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却是教育议题的缺席者。
给孩子一个发声的机会吧,仅仅是好好倾听,就能给他们带去力量。
-
作者: 财富自由之路 发布时间:2024-03-05 08:44:44
大多数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都来自于有问题的家庭或者试图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的父母!还有一点恐怖的就是 几乎每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都在为学习而苦恼 太卷了
-
作者: 我是海盗你信吗 发布时间:2024-03-08 00:25:35
少年儿童真的有着顽强且蓬勃的生命力,父母要做的并不是为他们遮风挡雨,是要做好那一方土壤,让他们扎好根基,在他们遇到狂风暴雨时也能稳稳地托住他们,即便被压垮也有重新生长的勇气和能力。不把他们罩在温室里养成漂亮的花朵,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力长成他们本来的模样。
-
作者: 云河 发布时间:2024-03-16 13:13:14
缺乏故事性,对话式的不容易给人沉浸感。但是作为一个陷在问题里的人,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还是会有一些,原来自己不是一个人的感觉。
-
作者: 江江 发布时间:2023-03-11 10:33:42
这些不被理解的少年最过人之处就是对内心的洞悉惊人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某种程度的人间清醒,和外界无法调和,所以有了病。
深度书评:
-
家庭的力量
作者:瞳玲 发布时间:2023-07-27 18:13:27
“可能整个教育系统、家庭模式、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出了问题,真正病的是大人,但最后问题呈现在我们身上,受害的是我们,吃药的是我们,然后还要承受老师、同学异样的目光,承受药物的副作用。”
桃李的这段话发人深省。书里的少年们都是因为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才有了抑郁、强迫症等种种心理问题,但是她这段话勾起了我一直有的担心。那就是当整个教育系统、社会结构存在问题时,家庭支持是否足以让现在的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家庭支持需要多么强大,才能抵消整个社会给予的压力。
看这本书的时候挺揪心的,因为书里很多家长的问题在我身上同样存在,我比他们好的地方只是没有那么严重,并且有自知之明。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满分甚至八十分的家长,再加上看到学校里和社会上的各种负面新闻,想想孩子在进入学校和社会后需要面临的压力和问题,就会很担心我们作为父母给予她的力量和支持是否足以让她抵御那些伤害。
另一个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两代人之间的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物质生活足够富足,却有越来越多人出现抑郁,上一代人往往会念叨一句不知足。除了抑郁症的概念越来越普及,检查出来的比例越来越高之外,我确实认为抑郁症患者的绝对数量应该是在增加的。
上一代人还在为吃饱穿暖奋斗,没有功夫追求精神充实,而这一代人已经完成了物质这一层的需求,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了,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讲的很清楚。而上一代人面对的物质匮乏的程度与这一代人面对的更高一层的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无法被满足的程度,恐怕不可同日而语吧。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孩子身处的环境比他们的长辈更加糟糕。而且更糟糕的是,就像书里很多孩子提到过的那样,他们得不到父母和身边人的理解。
上一代人和他们的父母、祖辈追求的东西是一致的,都是物质层面的温饱,对于大部分中国家庭来说,现在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是第一批开始追求精神富足的人们,于是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史无前例的鸿沟。
我们的孩子也许勉强可以算书中那些孩子们的后一代,毕竟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太快,十几年差一代也不夸张。所以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也许比书中的父母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教育的竞争和整个大环境并没有好转,甚至在恶化,那么我们的孩子在成长到青春期时对外需要面对的困难说不定比书中的孩子们更大(更何况我家是个女儿),我们对她的理解在多大程度上能抵消外界的冲击呢?这是我在女儿一点点长大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的忧虑,毕竟就连我们自己都要努力抵御时代的冲击,只希望在她长大之后,这个世界能变得更好吧。
-
《不被理解的少年》颠覆人们对“青春叛逆”的粗暴解释,还原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作者:三七读书会邱邱 发布时间:2024-01-15 15:22:45
本书作者陈瑜,家庭教育品牌“少年大不同”创始人,文化公益机构“人生大不同”理事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原《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上海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青联委员。
《不被理解的少年》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是陈瑜与15位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孩子的真诚对话。这些孩子不愿被父母、被老师当作刷题机器对待,他们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活着”,但他们想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
这是一份近20万字的采访实录,描述了当代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亲子关系、学习压力和人际交往。在无数催人泪下的生活细节中,也许会颠覆人们对“青春期叛逆”的粗暴解释,还原他们被误读的青春。
本书在每一项访谈之后,都会有一线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陈默老师专业的解读,由点及面地追问这些教育中的共性问题,值得家长和老师们关注与反思。
虽然这是一本采访小孩的书,但值得所有父母都好好读一读。确实很难说所有的心理问题源头都是原生家庭,也不能说不合格父母戕害了孩子的一生。但成为父母过于容易、将父母的权力过于理所当然地使用,真的很容易伤害孩子。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既有家庭环境差的,也有家庭条件优渥的;既有学习能力弱的,也有热爱学习、自我要求高的。既有极为专制的家长,也有开明民主的家长。培养、教育,真的好难。
在现代化教育的舆论场中,孩子们的声音不该缺席。陈瑜老师带我们,走近这些敢于倾诉、敢于发声的孩子们。
本书一共写了十五个孩子的故事,是从孩子、心理咨询师两个角度来解读的,大多数青少年,痛苦的来源并不是病本身,而是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成长,不仅仅是长大,还是瓦解、破碎与重建的过程。
这本书看着令人揪心,因为书里很多问题在大多数父母身上都存在,只是严重与否。我们不需要做100分的父母,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格非说,国际精神治疗领域的共识是,“60分父母是最好的父母”。格非所说的内容是基于英国的儿科医师和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提出的“60分父母”的观点。所谓的“60分父母”是既不要对孩子完全不管完全放任,关注度也不要超过60%的父母。60分的父母,无论是培养孩子,还是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又或是塑造好的亲子关系,都是个刚好的状态。
让我们不再凡事求最好、求完美,一起来做“60分的父母”,因为越是追求完美,结果反而越不完美。
-
《不被理解的少年》阅后有感
作者:挪林的森威 发布时间:2024-01-03 09:55:37
3.5分
谢谢陈瑜老师和那些积极自救并且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朋友们!
看了这本书,我感觉很多父母自己本身就没有做好当父母的准备,还停留在只需要照顾孩子的物质基础上,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所有物,孩子也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持。
做好家长的第一步,听见他们说什么,最好在孩子面前复述出来他们的话并且问孩子自己的理解对不对。
第二步,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而不是听到与自己相违的想法就去否定。
第三步,自己也要坦诚面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认识到关于教育自己还要继续学习。
我还想对书里的朋友们说,改变父母是很难的,我们只能学会如何爱自己。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我感谢你们对外界探索和学习,我看到很多朋友们为了拯救自己去看心理书,这个现象让我觉得很振奋,因为行动才是改变现状的最大推力,哪怕改变的是心理的现状,也是非常棒的~你们都好优秀~
-
单方视角是否足够全面、客观?
作者:爱西瓜的小小西 发布时间:2023-11-21 17:48:45
之前看了一本书,算是教育成长类书籍——《妈!这是我的人生》,讲的是孩子成长史,有双向视角,母亲跟女儿,但很可惜,没有父亲。我想这是典型的大部分家庭教育模式,父亲永远总是缺席,而母亲则被迫肩负双重角色,既当慈母,又当严父。然而,双向视角总比单方视角能把问题看得更周全些。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去看下,毕竟是个人成长史又兼具双向视角,所以相对来说书比较厚,对同一问题,大人跟小孩从不同视角出发,各抒已见,跳出单一思维看问题,能让人把问题看得更全面,更客观些。
豆瓣截图
我认为孩子的性格塑造过程就如同水结冰的过程一样,从流动的液态到硬化的固态,其中所涉及的因素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教育机制,社交人际等,仅仅归因于家庭教育个人觉得有失偏颇。
该书所涉及的仅仅从孩子单方视角出发,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同一件事,往往存在多方视角,如果是一个大家族的话,比如多孩家庭,兄弟姐妹,甚至还牵涉到多辈同堂,例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个家庭的教育氛围,观念上的差异,造就教育观念的不同,孩子的性格或多或少有所影响。父母的教育背景,职业选择,以及原生家庭以及成长经历,这都铸就了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教育观念,毕竟父母也是曾经的孩子。
所以,我个人认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共同努力。在这本书中,作者的观点就是,母亲往往是要承担起更大的教育责任。
这个孩子能不能去上学?当然能,但要取决于整个家庭系统被治疗——在专业咨询师的指导下,孩子获得充分的表达、认知得到调整,母亲修正跟儿子的互动模式。父亲个性上的一些弱点,要调整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母亲在父子之间做好平衡。所以,这个家关键的是这位母亲的成长。
我不明白为何母亲的成长是关键,需要充当润滑角色,而父亲在个性上的弱点因为调整有难度就可以理所当然地被当成一种被动的接受。教育是父母双方共同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为此做出共同的努力,需要共同做出调整以找到在当今无法改变的教育体制下适合孩子的成长途径。
孩子需要被理解,作为曾经的父母也是需要被理解的,但曾经的父母的父母理解过他们吗?这点我也很好奇。在此,我并非有意充当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的说客,但是,将孩子的问题全然归咎于父母身上,我觉得父母其实也会有点冤枉。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的父母可以是职场的成功人士,但却永远成为不了孩子心目中合格的父母。有的父母只会把孩子的当成泄愤的工具,情绪的垃圾桶,承继自我心愿的接力棒。“你是我的孩子”最重要的不是“你”,不是“孩子”,而是“我的”,“我的”代表了一种控制欲,一种附属品的主权宣誓,这个世界不乏病态的父母,夫妻之间的感情不和最终让孩子成为无辜的牺牲品。
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常看到话都说得不利索的小孩子就捧着手机在把玩,对比父母那一代的同龄,孩子接受信息的速度以及以及信息量说不定比父母多得多。
三言两语的单方视角对话,以及篇幅不大的点评,或可窥视一角,但并全方视角,过于宏观跟抽象,实践可行性如何呢。
真正能解决父母跟孩子之间的问题,这种事情说来似乎大道理懂得都懂,真正实践起来又何曾容易。说真的,有很多父母被困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许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自我治愈。
家庭教育,远远不仅仅是孩子跟父母之间的问题,所以不能因为出现有问题就全然让父母背锅,但不可否则,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在人格塑造方面绝对是起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大人,如果无法做好情绪管理,无法真正愿意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平坐沟通,视孩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无法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教育,那么孩子最终要靠的只能寄希望于自己,靠自己有朝一日能够足以让自己脱离父母的掌控。
读书之余,我在本书中发现了国家新制定的一部法律——《中国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与此法律相关的有权威机构专业释义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发释义》。
《中国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家庭教育做了规定,已经是父母的,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想要成为父母的,可以考虑读读这两本书。
第五条 家庭教育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二)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三)遵循家庭教育特点,贯彻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
我看到这本书的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开展家庭教育研究,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家庭教育专业课程,支持师范院校和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培养家庭教育服务专业人才,开展家庭教育服务人员培训。
我不知道目前是否有高校已经开设了“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如今国家已经开放三胎政策,想必未来家庭教育应该也会出现市场大好的情况吧,毕竟婚姻家庭永远存在情感刚需。希望这也能够给那些想要弥合家庭教育间隙的父母或者孩子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提供一个新的选择。
《不被理解的少年这本书》的受众更多的是父母,但感觉作为成人(至少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感悟之一似乎永远还是那句话,“听了再多的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不知道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是不是有着诸如此类宿命般的共情。
在此,教育类的顺便推荐最近看的两本书,一本是李玫瑾的《人性的幽暗》,一本是吴晓乐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截图来自豆瓣
吴晓乐的这本书十分推荐,不管是图书版本,还是影视版本,都是堪称现象级别的佳作。不过影视版本资源挺难找的。不管是图书还是影视,口碑俱佳,推荐值也挺高的。
截图来自豆瓣
截图来自豆瓣
截图来自知乎
-
每个人身上都有每个人的碎片
作者:Azureye 发布时间:2023-05-21 14:42:54
-
让我们的孩子成为童年的幸存者吧
作者:silver 发布时间:2023-03-08 22:02:54
读《不被理解的少年》,各种情绪和记忆在书中15个青少年的讲述里不断被唤醒,那种窒息感像是在做一场噩梦——梦里拼命想逃离某地,却发现自己无论怎么跑都还在原地。
把书合上,我能从噩梦中醒来,但书里的这些少年,被困在他们的过去和现在,苦苦地挣扎着向前走,却少有人能真正挣脱……最让人感到悲伤的是,这些淹没人的苦在旁人甚至是父母眼里,常常只是简单一句——“平时都看不出来……”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没有为什么,我这么说你就要这么做!”
“看吧,我早就告诉过你。”
“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都没有什么问题。”
“别人都不会,为什么就你这么多事。”
“他们为什么不找别人麻烦只找你,你自己找找原因。”
“你要死就去啊,威胁我吗……”
每个成年人都是童年的幸存者,但也许是幸存发生的太过于日常,让人忽略了成长里的艰辛和许许多多的灰暗时刻。甚至,
也许我们并不是幸存者,只是活着的,心上带着一个大洞,不断变老的人。
心上有洞的成人变成了父母,这其中的许多人没有试图把洞补上,却反过来在孩子身上继续挖洞。那句“我们也是这样长大的,不也没有什么问题”终于展现出了问题所在:不懂怎么去爱,并且,以爱为名义施行伤害。你一定也见过这样的父母,他们——
一遇到问题就翻旧账,无法就事论事;
情绪不稳定,出现问题时不加克制地向孩子释放情绪;
用暴力/冷暴力做为处理问题的手段;
把孩子的沟通要求视为顶嘴,要么不沟通,要么责骂、争吵;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泼冷水、刺激、打击孩子;
答应的要求总是食言,还要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
无视孩子的求救信号,甚至反过来进行指责;
不信任、随意贬低孩子;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却丧失了作为父母最基本的保护孩子的功能;
……人为什么能这么轻易地当父母,去影响另一个人的一生,为什么能这么理所当然地把当父母视为自己的权力,轻易地对孩子说出伤人的话?自己童年时那些心里的爱、恨和期待,都完全忘记了吗?
孩子怎么看“先是自己,再是妈妈”
这几年常常听到这句话——“你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妈妈”,作为一个母亲,这句话让人感到被松绑。但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孩子亲身验证的这句话的影响力。从小因为父母忙,零要么是跟司机阿姨在一起,要么是自己住校。初三的零说,“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司机和阿姨,像我爸爸妈妈……”
零的妈妈是一个彻底贯彻“自我先于母亲身份”的女性。陈瑜说,零的妈妈是她朋友圈里最有干劲,能量最足的一个人。但零在学校总是处在被孤立的状态。她总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被人喜欢,总是否定自己。
当她觉得自己状态不好,向家长寻求帮助时,妈妈建议她洗个热水澡,虽然也说要带她去看看医生,但因为忙,就没有成行。
零难受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头发剪得很短,或是报复性地吃很多东西,吃到自己难受。零说她理解妈妈的选择,小的时候也跟妈妈吵过,但后来也接受了,妈妈就是这样的人,当妈妈在当妈妈的时候,也是个足够好的妈妈。
陈瑜问零,是否会因为在妈妈的优先级里被排在后面,而觉得自己价值感比较低。零一度哽咽,但她依然表示理解妈妈的选择。
当陈瑜问她,以后你当妈妈,会做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零说,我会先做一个妈妈。我希望我的小孩比我高兴。
成人不想因为孩子失去自我人生的意义,看似无可厚非,但孩子呢?他们为什么就不得不承担随之而来的各种影响。这世上的事,真的有所谓的公平和均衡吗?
当学霸会开心吗
和很多成人认为的,患上心理疾病的孩子应该是家庭环境差、不爱学习、自我要求不高,恰恰相反,这本书里的大部分孩子,自我认知清晰、自我要求高、判断力强、学习成绩也是中上,好几个都是班级或是年段前列。
蓁蓁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霸,从小,她的父母就是给她制定精确到分钟的学习计划,寒暑假、五一国庆春节基本都有满满当当的学习安排。她所在的高中全国知名,里面的学生都是超级学霸。但每到高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继续上学或参考高考。
蓁蓁说他们班45人,有近10个同学有心理问题或是身体不好。她说,重点班的课间都是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处在高度的竞争状态中,一个人学,其它人看到就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落后了,每个人都在追赶想象中的那个“进度”。
刚上高中她觉得数学比较难,每天早上和另一个同学4点起床恶补2小时数学,等6点再跟其它孩子一起吃早饭,读英语。晚上一般都是学到12点睡。每天就睡4.5小时。
从小到大,来自父母的教育就是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努力了不行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不够努力。为了实现“极致”的目标,蓁蓁说她可以不计代价去做,哪怕身体出现问题,她也停不下来,始终陷在一种紧张的压力中。
她跟父母说,父母却认为是她知识掌握得不牢,
能力不足才会处理不好自己的情绪问题。
医生开了药,父母担心会影响思维和学习,让她不要再吃。她说她不想再跟父母讲,因为他们无法理解她,只是不断给她各种“解决”建议。
看似保护的伤害
有个叫园子的女孩,她妈妈是老师,妈妈非常在意学习,园子哪一科不好,妈妈就会想办法把她调到班主任是这科的班上去强化她的学习。
园子爸妈都会打园子,他们都觉得孩子不听话了就得打,打了才会乖才会好。园子妈妈打她的时候,会把她裹在被子里,整个人压在她身上,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如果园子哭了,他们会打得更凶。
有一次园子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打她。她妈妈说,因为听别的家长说把孩子打到凌晨4点,孩子也没事,于是她就这样做了。
园子一直在努力地自救,吃药,自己学心理学,尽可能把自己和父母的距离拉开,不让他们随时爆发的情绪影响她的恢复。
但即便是这样,当陈瑜问她,是否能确认爸妈对她的爱时,园子说,我一直知道他们是爱我的,但他们爱的方式不是小孩能接受的。
在这15个案例里,每一个孩子都在讲述自己的创伤和他们的努力,但孩子在家庭当中是最弱势的群体。很多时候,孩子做出艰难的改变,刚刚看到一点希望,结果到了父母这里却被无情地嘲讽和打击,重新又陷入绝望。
更让人感到悲伤的,是即便身陷困境,很多孩子还是不断尝试理解父母,认为他们是爱自己的,只是方式不对。
真正有问题的家长们,却被“我没问题”的想法蒙蔽了眼睛和心灵,看不到孩子的痛苦和挣扎,直到真的出了事情,才不得不面对。但往往这个时候,事态已经超出控制。
很多孩子在求救无门的情况下,选择自残,用身体的痛把自己从精神的痛里拉出来,同时也隐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父母看见自己,相信自己,多爱自己一点。
但即便到这时,依然有家长能硬着心肠对孩子说“你想吓唬我是吗”“你怎么不去死了算了”“你是不敢吗?”“你有本事就真的去死啊。”
初一的晚清说,她已经放弃希望了,她现在就想她妈妈能更恶劣一些,直接把自己逼死,让她妈妈一辈子活在内疚里。
太令人绝望了。这样的关系还要这样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成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傲慢带给孩子的伤害。
希望有更多的父母能看一看这本书,去听见孩子的声音,去看见孩子在经历的困境,童年是一场生存游戏,让我们的孩子成为幸存者吧,让他们长成能够体验快乐和幸福的大人吧。
在我看这本书的几天前,有个晚上睡前,我问小朋友,你知道我特别特别爱你吗?
她说:我知道。
我又问,你知道我无论什么时候都特别特别爱你吗?
她说:有的时候不知道。
我嗯了一声,跟她说:那你现在知道一下。她点了点头。
之所以这样问她,是我当时想起一件事。有一次我俩发生矛盾,晚上睡前我跟她重新梳理事情的前前后后,跟她确认,有没有什么想问我的,或是想说的话。
她当时问我:你会不会因为这个不喜欢我。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心一下就酸了。我说,不管什么时候,不论发生什么,我都不可能停止爱你。我可能会生气,但不是气你这个人,而是气你的某一个行为。但我生气,是因为我在你的行为里没有感受到你对我的爱。我觉得自己的需求被忽略了。但我绝不会因为任何事不爱你。
我后来读这本书时特别感慨,和她分享了几个案例,有一个讲到一半就哽咽了,缓了缓把案例讲完,然后问她:你知道……
我的问题没有问完,但她马上转头对我说:“我知道。”
爱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流通。如果接收的一方,没有感受到爱,爱对于他来说,就不存在。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292+)
- 盗版少(528+)
- txt(531+)
- 目录完整(204+)
- 内容齐全(75+)
- 格式多(225+)
- 速度慢(210+)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 2024-11-23 07:29:35 )
五星好评
-
网友 冯***丽:
( 2024-11-03 12:11:5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曾***玉:
( 2024-11-03 10:13:1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宫***玉:
( 2024-11-27 03:06:05 )
我说完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1-13 02:06:08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冷***洁:
( 2024-10-31 07:09:0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权***波:
( 2024-11-23 05:55:57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石***致:
( 2024-11-02 12:12:43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索***宸:
( 2024-11-19 20:44:2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冯***卉:
( 2024-11-08 09:21:1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喜欢"不被理解的少年"的人也看了
-
商务韩语全方位指南:从基础到实战,轻松掌握职场沟通技巧
-
全面备战中医执业考试:从基础知识到实战技巧的全方位复习指南
-
新版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 同步人教部编版教材 课前预习单课文解读解析重点知识梳理归纳学习参考资料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超级飞侠双语有声故事:全8册(中英对照版,随书附赠全本中英双语音频 海外专业团队地道发音,扫码即听!)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全面掌握Cisco网络技术:从入门到精通
-
深入探索中国古代漆器:历史、技术与艺术的璀璨之旅
-
私有化的中国:中国股票市场内部/PRIVATIZING CHINA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紫砂壶全解析:从历史到现代的艺术之旅
-
电子显微分析技术:从基础到前沿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22年.第1期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全面解析《剑桥BEC真题集:第2辑》——助你高效备考商务英语证书考试
- 大元忽必烈(大元中兴皇帝)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提升一级建造师技能:装饰装修工程管理与实务全面指南
- 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与未来展望:从基础原理到高精度应用
- 微创二尖瓣外科学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旅行:最好的教养——探索世界的奇迹与内心的富饶
-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解析(2023年版)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探秘中国古代历史:七年级学生必读的《中学教材全解》
- 深度解析《羽学与训练:程千秋的学术探索》——苏州大学出版社力作
- 消化内科学模拟试卷(第2版)——高级医师进阶(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破译姓名 张述任 著 中国商业出版社【正版保证】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乡间别墅》:艺术的“一面之辞”与蓬皮杜的哲学时刻
- 制造美国总统:关键词迷因、克里斯玛和选举真人秀
- 黄春林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老年病诊疗的创新与传承
- 2024版辽宁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高分宝典:全方位备考策略与真题解析
- 乌龙院大长篇(活宝传奇15)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从马可·波罗的传奇之旅,追溯欧亚跨文化交流
- 劳动精神:从古至今的赞歌与未来的展望
- 图说海洋:世界上最美的100个海港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2009年考研政治考试大纲配套练习题库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