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签 一九八四2本平装本/双语译林中英各1本/语文教材配套丛书//完整版/暑假课外阅读/正版包邮/译林出版社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赠书签 一九八四2本平装本/双语译林中英各1本/语文教材配套丛书//完整版/暑假课外阅读/正版包邮/译林出版社精美图片

赠书签 一九八四2本平装本/双语译林中英各1本/语文教材配套丛书//完整版/暑假课外阅读/正版包邮/译林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720021
  • 作者:乔治·奥威尔 
  •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4
  • 页数:269
  • 价格:18.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28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双语译林·壹力文库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4-12-15 05:48:01

内容简介:

★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时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语小说”

★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

★入选英美中学生必读书书目

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部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新话的原则

附录:我为何写作


作者介绍: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国作家。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生于印度,父亲为殖民地官员。14岁考入伊顿公学,获取奖学金。1921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考取公职,到缅甸作了一名帝国警察,在那里,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惨生活刺激了奥威尔的良知。他1927年辞职,后来写下与此段经历有关的《绞刑》(A Hanging, 1931),《缅甸岁月》(Burmese Days, 1934)和《猎象记》(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这些纪实性作品。

1928年1月回国后,奥威尔深入到社会底层,四处漂泊流落。在巴黎、伦敦两地,当过洗盘子的杂工,住过贫民窟,常常混迹在流浪汉和乞丐之中。次年,写下了关于这段经历的纪实性作品《巴黎伦敦落魄记》(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真切地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苦难。正是在为这部作品署名时,他用了“乔治·奥威尔”这一笔名。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受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部权威性文献。

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的内部分裂,致使战争失利,而奥威尔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他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影响最广的两部名作——《动物农场》和《1984》的创作。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终年46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62种文字风靡110个国家,全球销量超过5000万册

★《时代周刊》“最好的100本英语小说”

★兰登书屋“100本20世纪最佳英语小说”

★入选英美中学生必读书书目

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部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有若一个永不退色的警示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益显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


精彩短评:

  • 作者: Moonlight 发布时间:2011-07-14 16:39:52

    不幸言中的预言

  • 作者: 龙梦熊 发布时间:2011-10-01 20:57:13

    党国老母生快!

  • 作者: Iceland 发布时间:2011-12-22 03:15:52

    这本感觉是翻译的最好的~

  • 作者: 站着腰疼不说话 发布时间:2011-10-19 01:31:18

    终于看完了,可革命尚未成功

  • 作者: Ulsus。 发布时间:2011-10-21 15:40:12

    够犀利 我喜欢 读了两遍


深度书评:

  • 有一些书,看的时候流不出泪

    作者:denovo 发布时间:2005-12-06 08:40:39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不容抗拒。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是从此复活的人的情感,他想,谁也不可能改变。

    在那个冬日的小公园里,她对他说:I betrayed you. 他说,I betrayed you too. 她说:真的有让你害怕到心底的东西,让你想叫另一个人代替你受苦,而且,想的时候,you meant it。他点头。当她起身离去,她的身影一眨眼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呢?

    什么叫做betray?他一开始就交代了关于她的一切,她也是。可是在受尽折磨之后,他还能面对他的审讯者,说:I still didn't betray her。——因为他还爱她。他不怕分离,不怕不能互相保护,不怕她会恨他,他唯一害怕的,只是自己不再爱她。

    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

    但是,这一切其实并无关乎爱情。爱情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只是他们无论怎么样改变他,他都总能有这最后的一点坚持——如果用一个比较俗的词,一个信念。甚至在已经不相信自己,不相信道德与人性之后,他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感情。当头顶上最后这一缕茅草也被揭掉的时候,他终于彻彻底底赤裸在世界的面前,任他们改造,不再是人,只是那具硕大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生命中曾经有过两段有信念的时光。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曾经相信课本里为我们描述的美好生活和光辉未来,直到那一个夜晚,姐姐和姐夫翻开那本书,告诉我一些被掩饰在歌舞升平之中的,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粉饰得雪白的墙壁一点点剥落碎裂,再不能遮蔽风雨,我无助地流落在这个世界之中,眼前只是一片一片的血光。

    很久很久以后,我又一次,渐渐地开始相信什么,然而又总伴随着恐惧,怕这样的相信把自己暴露在同一个容易受伤的位置。最初的信念,是被旁人在我还没有能力抗拒的时候塞进我的脑中,丢掉的时候固然迷茫,却有理由原谅自己。而现在,是我自己可以睁开眼睛看,可以伸出手去抵挡的时候,自己仍然一点点建立起来这样的信念。如果有一天,连它也轰然倒塌,我的呼吸和存在,还会有什么意义么?

    He loved Big Brother.

    我不知道。

  • 爱国主义“名言”集萃——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

    作者:古哈特凡 发布时间:2008-04-17 09:17:38

    爱国主义“名言”集萃——智者的思考是愚者的明灯

    1.集中体现于政府的公权力,是决定社会状况的最重要因素了,它是最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策源地和总闸门,社会的“技术中心”和“能量中心”;同时,……公权天性是恶棍,要公权能够低耗高效不作孽,只有“把统治者关进笼子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国民对自己的政府采用最严格的高标准,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爱国,就得严格要求政府和官员。

    ——黎明

    2.爱国者的责任就是保护国家不受政府侵犯。

    ----托马斯.潘恩

    3.对祖国来说,没有比一切都满意的爱国者更可怕的敌人了。

    ----涅克拉索夫

    4.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胡适

    5.人

    权才是一个国家最大的面子。……一个政

    权如果关起门来都不能维护自己本国普通公民的权利,它有什么资格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这个国家的权利,它的合法性就会遭到质疑。

    ——张思之

    6.爱国主义:一堆随时可以被任何野心家所点燃,去照亮他的名字的易燃垃圾。

    ——安卜罗斯.皮尔斯

    7.恶国家甚于无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民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陈独秀

    8.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

    ——列宁

    9.爱国主义就是积极地为了微不足道的原因杀人并被杀。

    ——勃特兰.罗素

    10.爱国主义是超越于原则之上的对于不动产的一种专横的崇拜。

    ——乔治.简.纳森

    11.除非你把爱国主义从人类中驱逐出去,否则你将永远不会拥有一个宁静的世界。爱国主义是一种有害的、精神错乱的白痴形式。爱国主义就是让你确信这个国家比所有其他的国家都要出色,只因为你生在这里。

    ——乔治.肖伯纳

      

    12.当爱国主义涉入认知领域时,是一个应该被扔出门外的混小子。

    ——阿瑟.舒本华

    13.那些没有自尊的人仍然可以是爱国的,他们可以为少数牺牲多数。他们热爱他们坟墓的泥土,但他们对那种可以使他们的肉体生机勃勃的精神却毫无同情心。爱国主义是他们脑袋里的蛆。

    ——亨利.大卫.梭罗

    14.民族主义是我们的乱伦模式,是我们的偶像崇拜,是我们的疯狂。“爱国主义”是它的迷信崇拜。不必说,我所谓的

    “爱国主义”态度将自己的国家置于人道之上,置于正义与真理的原则之上。

    ——埃里克.弗罗姆

    15.爱国是窃国者的通行证,汉奸是爱国者的墓志铭。

    ——明白人

    16.爱国主义是无赖最后的避难所。

    ——塞缪尔.约翰逊

    17.印度民族的圣雄甘地说:“我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印度人”。中华民族之魂鲁迅说得更好:“把沦为异族奴隶之苦告诉国人,是很必要的,但是切莫使人得出结论:那么,我们倒不如做自己人的奴隶罢”。对于那种“不爱国人却爱国,只爱民族不爱民”的伪民族主义,这两句话应是最好的回答。

    ——秦晖

    18.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

    19. “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

    ——卢梭

  • 人性的证明

    作者:绿洲 发布时间:2009-08-05 18:14:08

    奥威尔在书中得出了一个必将到来的悲观结论,我始终不能明白,为什么多数人总是对此视而不见。

    我对于1984的看法是:这是一部极为悲观的作品,那种绝望的悲观如同饥饿,寒冷或者肉体的痛楚,你以为用冷漠可以咬牙坚持过去,但结果只是一再证明自己的软弱无力。

    造就那种悲观绝望的不是别的,是人性本身——政治是人性的延伸,政治制度就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设置,是人类为自己生活,为后代的命运,为未来的一捧黄土或者枯骨留存的理想和希望。奥威尔在书中设想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倒没有吓倒我,令我恐惧的是造成那种生活方式的原因——“拷打的目的是拷打,折磨的目的是折磨,权力的目的是权力。”

    所以我想,奥威尔在对于人性的观察上,要比对政治体制的观察来的更加尖锐和出色,而是事实也证明,他在书中对人性的描写更加具有价值——对性是一种政治反抗的阐述,对欲望对于人生不能抑制的激情或者恐惧,对发自人类本真的对于生活的热爱:“他看着身边那个安静熟睡的赤裸身体,突然生出了一种想要拥抱和保护她的欲望。”

    我有一种长久的恐惧:如果性被剥夺了生命的快乐,成为令人紧张厌恶的生育手段;如果人被剥夺了对身边一切的感受力,成为对某种单一信仰的狂热的附属品;如果生活只是谋生,吃饱,繁殖的过程,不包含任何具有创造性的精神娱乐。但是奥威尔认为还不够,他说:连人类情感的本能,也是可以被剥夺的,你会因为仇恨和恐惧,背叛你的爱情。

    这是1984中我读的最多的部分——对温斯顿斯密斯的拷问,“你不但得顺从,你得发自内心的热爱”,我就像《少女与死》中的主角梅拉尼,着迷的关注死于非命的人在最后时刻所受到的折磨。温斯顿没有死,他如行尸走肉坐在咖啡馆中,喝着满是油味的杜松子酒,“在那颗大榕树下,我背叛了你,你背叛了我。”

    “当我在出卖你的那一刻,我知道,那感觉从此就不一样了。”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因为恐惧自己的伤害,我们会出卖任何人,出卖他们的生命,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出卖作为人的本能。我又在奥威尔的笔下感受到了绝望,人退化成为动物的绝望,不,我们甚至连动物也不如,就像那些无产者,“他们的生活就是生存,繁殖,日复一日的度过一生”,但“他们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只对彼此的亲人忠诚。”,所以“无产者是人,我们不是人”。

    其实我想,奥威尔的意思是:无论对权力狂热的社会顶层,还是对生活无知的社会底层,他们都是人,活在单纯的信仰中的是人,而中产阶级,即知识分子们不是人,因为我们受过教育,追求真理,但面对单纯的狂热(无论权力还是庸俗),却又显得无力。“双重思想”这个概念的意义就在于此:知识分子脑中的思想是最需要扼杀的部分,有独立思想的人对于统治是最危险的罪犯。而且,它真的可以被改造,被扼杀,失去了对于真理和知识的信仰,知识分子就完全丧失了作为人的价值,连情感,欲望也可以被一并剥夺。

    1984也许是一则政治预言,但我显然更愿意把它看作命运寓言——知识分子最重大的社会责任,是保证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被设置,自由选择的世界。100年前罗素说:参此多姿乃是生活的本源。我喜欢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爱我所爱的人,并且不因为任何别人的意志而背叛他们,1984最大的价值,在于他是给全世界每一个知识分子绝望的提示器,提醒我们每当有人要来安排我们的生活,控制我们的思想,我们都应该毫不犹豫的用一种本体论的语气大声问道: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想要干什么?

  • 我们将会在黑暗中相见

    作者:mosh 发布时间:2008-01-13 16:46:51

    我被它彻底击垮了,彻底击垮了。

    从书的第三部份,与奥勃良的漫长的对话开始无法控制眼泪不断掉下来流出来涌出来无法克制想要颤抖无法克制想要揪住一个人告诉他我有多么恐惧多么害怕多么无助多么惭愧。

    如果伪善尚且是一种对善的肯定,那么当奥勃良告诉你权力就是为了权力,殴打就是为了殴打,当你也以为至少它会以一种貌似美好的形态说服你迷惑你,却被以如此赤裸且不可抗拒无可辩驳难以质疑的——丑恶?残忍?这些词都太轻微了——告知,那种绝望的感觉使你宁愿去相信它不是如它自己所承认的这般(我无法找到的那个合适的形容词)

    或者这就是最后温斯顿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热爱着老大哥的原因。/?

    我曾经随着温斯顿一同对那块珊瑚充满美好的情感,为那张证明存在过的事实的照片感到激动,为黄金道为红木床为歌唱的鸟为纤细的腰。并且对那他们所深知的命运怀有逃避的幻想,这一切情绪是同他们一起的。

    直到,最终命运到来的时候,所有不甚明朗的都明朗了,但这种明朗太具摧毁性。我无法感知肉体上的痛苦,即便描述得再好也不可能身临其境。只有精神上的是可以互通的。比如对奥勃良,既敬畏,又觉得他是保护自己的,这很奇怪。至于双重思想,或者那奥勃良对温斯顿的漫长的教诲过程,简直让人疯狂。你试图去坚持,去申辩,去证明自己是对的——可在他们看来,一切可以证明的证明都是不存在的——那么如果没有了你所以为的过去,又能拿什么来证明你的现在呢?

    更可怕的是个人的无意义和集体的不灭。让我想起军团蚁,这种所过之处都将一片死寂的生物,它们并不在乎抱成一团过河时外围成千上万死去的同胞——即使它们自己,也对于自己的死毫不在乎——重要的是集团的存在。

    所以当你认为一切有意义的都被否认时,所有生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对一个只为把生活变得更糟的不得不服从的意志再抱有任何希望或抵触都是愚蠢的犯罪。所以最后,奥勃良成功的把二加二等于了五。

    至于101号房,那的确是真正最可怕的地方。温斯顿之所以会认为希望在无产者中正是由于他们尚存有的情感。这也是温斯顿,或者我,能坚持的最后的防线。可是他们把这也捏的粉碎,而且是让你自己把它捏的粉碎。恐惧的本能真的能胜过爱的本能吗?

    我感到体无完肤,也许我们应该庆幸现在的生活,即使许多时候是处于无知的力量,奴役的自由中。

    看完的时候眼睛通红的,我给我的裘莉亚发了条消息:“它让我觉得恐惧,害怕,无助,让我没办法就会有眼泪出来,不是出于悲伤,不是出于情感,而是出于本能。有些部份也曾经让我感到快乐,然后是无畏,然后是疑惑,疯狂的被控制的疑惑,然后就是彻底的完蛋的感觉。这糟透了糟透了糟透了,我没有办法眼泪就会掉下来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我没有办法。宝贝我害怕失去你,害怕不爱你,这是最后击溃我的东西”

  • 杂及<1984>

    作者:溪流 发布时间:2010-11-21 01:12:58

  • 疯癫的权力

    作者:卡列宁 发布时间:2010-12-20 22:19:01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帕斯卡尔

           1984是不凡的一年。它是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力作《1984》里,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同在这一年,堪称20世纪末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福柯死于艾滋病。在同一段时间读了两人的书,又偶然发现这样的巧合,我突然感到一阵激动。这并非牵强附会——如果借由福柯犀利的视角,再去观看《1984》里所描述的荒诞的世界,或者回头看我们经历的习以为常的疯癫,便是一次思想大碰撞。

    (一)

           《1984》虽然是一个英国作家的虚构,但相信每个中国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不禁后背发凉,这岂不就是四十多年前经历的那场运动嘛。小说大概是讲,主人公温斯特生活在寡头集体主义政治统治之下,对于一切荒诞和虚伪产生了质疑和反叛,于是与有同样想法的女青年裘莉亚相爱,并决定投身于一个地下组织,打算献身于革命。岂料一切组织都是核心党的安排,引他们进入圈套意在铲除一切“错误”的思想,他们本以为滴水不漏的行为全部在掌握之中。于是二人遭到了残忍的迫害,不仅要让他们求饶招供,更可怕的是,要他们发自内心进行忏悔并尊崇伟大的党及其魅力偶像“老大哥”。全文便在沉重的语调中结束——“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1984》里有许多荒诞可怕的观念和做法:在大洋国这个国家,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友爱部负责拷打,富裕部负责挨饿。他们的口号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听起来矛盾的说法正是该党统治的核心秘密——“双重思想”——之所在。“双重思想意味着在一个人额思想中同时保持并且接受两种相互矛盾的认识的能力。党内知识分子知道自己的记忆应向什么方向加以改变;因此他也知道他是在篡改现实。但是由于运用了双重思想,他也使自己相信现实并没有遭到侵犯。这个过程必须是自觉的,否则就不能有足够的精确性;但也必须是不自觉的,否则就有弄虚作假的感觉。双重思想是英社的核心思想,因为党的根本目标就是既要利用自觉欺骗,而同时又保持完全诚实的目标坚定性。有意说谎,但又真的相信这种谎言;忘掉可以拆穿这种谎言的事实,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又从忘怀的深渊中把事实拉了出来,需要多久就维持多久;否认客观现实的存在,但与此同时又一直把所否认的事实估计在内——所有这一切都是绝对必要的,不可或缺。甚至在使用双重思想这个字眼的时候也必须运用双重思想。”这可谓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讽刺。当一个人从思想上开始分裂并自欺欺人的时候,你也就不能指望他实际上能够拥有什么了。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也就不难想象所有的荒谬制度了。比如,党告诉大家2+2=5,那么这就是真理。又如,该国规定了思想罪,从而使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处在电幕的监视下,身边随时都是思想警察,在需要有全体一致的表情时,不能有一丝表情的不到位,否则就是“脸罪”;连说梦话也有可能被子女听见然后被揭发(揭发后子女还会得到包括父母本人的赞扬,因为这是从小就对党忠诚)。再如,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可以随便编造吹,在全国饥荒时也吹嘘猛产几十万,没有任何人查证,也无需查证,这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不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吗。温斯特所做的工作也是毫无意义但必不可少的,他负责篡改历史,从而保证党的预测一贯正确性——这一秒跟这个国家打仗,下一秒甚至可以马上告诉群众我们是在跟另一个国家打,而过去的报纸上则再也不会出现跟与前一个国家的战争的任何字眼。

           这本书里,借由地下反动组织的一本宣传手册,奥威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极权主义的本质。他深刻地揭示出,权力就是使一个人受苦,这种快感就是这个一切权力的追随者竭力渴求的东西。“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光是服从还不够,他不受苦,你怎么知道他在服从你的意志,不是他自己的意志?权力就在于给人带来痛苦和耻辱。权力就在于把人类思想撕得粉碎,然后按你自己所选择的样子把它再粘合起来。那么,你是不是开始明白我们要创建的是怎样一种世界?这种世界与老派改革家所设想的那种愚蠢的、享乐主义的乌托邦正好相反。这是一个恐惧、叛卖、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世界。”

           温斯特是乌合之众中看清现实的人,因而也是注定悲剧收场的人。他也幸运地遇到了与他有着同样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的人,还天真地以为能够居住于世外桃源,或者起身反抗。然而在这样一个强大到不容存在任何一丝杂念的社会,他必然会经历一场被真相洗脑之后又回到虚伪社会的再洗脑。温斯特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厌倦了在虚假的舞台上的表演,有勇气对现世的“本然”进行历史的、未来的思考,进而产生怀疑与批判;然而温斯特的可怜之处则在于,他在肉体上并没有被消灭,但他和裘莉亚一样,爱别人和爱自己的能力已在自发的背叛中被全部摧毁。在僵冷世界一息尚存的爱情、欲望与自由意志到最后都被剥夺,奥威尔毫不留情地制造了一个撕裂人性的世界。

    (二)

           《1984》是一部关于权力的小说,而福柯一生研究的核心领域正是权力。在《1984》里,大洋国是没有法律的。这正如福柯所言,在法律不能染指之处,正是规训/纪律(discipline)侵袭的地带。福柯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经典说法倒了过来,称,政治是战争的继续。的确,奥威尔在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但他侧重于政治是同思想的战斗、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过剩的生产资料的消耗,而福柯则更倾向阐述于权力对身体的监督和操练,亦即,规训。

           福柯是在理性被推到万能的顶峰时向人们泼去冷水的人。他并不迷信法律。他写道,并不是说,法律和国家就是战争的休止,或对胜利决定性的认可。法律不是和解,因为在法律之下,战争仍然在一切权力机制,甚至最常规的权力机制中咆哮。他也不迷信“民主”。他认为权力关系、统治的事实、奴役活动不是“集权制”所特有的,它们同样穿越人们称为“民主”的社会。而他所推崇的自由与人们常挂于嘴边的字眼完全不同,在解读为什么法西斯主义能够盛行时他说,事实上,法西斯主义早就存在于“自由”社会;福柯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法西斯主义只是权力的“发烧”。这用来解读《1984》再适合不过。

           在福柯这里,宏大的社会契约理论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在他看来,是纪律而非法律才是确保对人类复杂群体治理的技巧。其特殊之处在于,纪律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强度的效应,并能同其他机构联系起来。这在根本上适应了18世纪以来人口猛增、生产力和利润都愈益增大的趋势。纪律正是符合了这样一种权力经济学:通过细小技术发明的组合,减少权力的不灵便之处并增加人群驯顺、有用的规模。

           福柯对规训权力的论述是以监狱为核心的。他所说的监狱并不是狭义的,而是一系列的“监狱”机制、“监狱”网络、或是“监狱”群岛。即,各种社会机构都扮演着规训与惩罚的角色,包括公共救济与孤儿院、改造所、教养所、学校、慈善团体、工厂、修道院、工人区住宅、医院等等。规训体制偏爱操练惩罚——通过强化的、加倍的、反复多次的训练,使人的身体适应了某种惯性,进而改变生活习惯,使之符合某种生产的需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监狱在创始之初,就能得到社会的接纳与承认——因为惩罚权力实际上与治疗或教育权力并无二致,时间表、集体训练、操练、个人档案等在社会中早就习以为常。福柯还分析了边沁设计的“全景敞视建筑”,在这样的格局下,每个人都在被监视、被检查、被记录、被自愿劳动,被自发忏悔。而这一设计最为精妙之处,则是被监视的人永远不能知道监视者是否存在,即,权力与特定的监视者相分离但仍能自行运转。同样,在《1984》中,监狱也不只是“友爱部”的密不透风的大楼,整个的监狱体系存在于小说中的办公室、食堂、甚至自己家中的卧室里。凡是有电幕、有思想警察、有愚民、有钟爱核心党的极端分子、有使他人受苦的权力欲望地方,就有监视的存在。

           在规训社会中,个人的全部信息都被量化并制作细致入微的档案,这是比过去追求千人一面的统治策略更为微观更为精细的地方。福柯认为,在一个规训制度中,儿童比成年人更个人化,病人比健康人更个人化,疯人和罪犯比正常人和守法者更个人化。在上述的每一种情况中,我们文明中的个人化机制更偏向于前一种人。当人们想使健康、正常和守法的成年人个人化时,总是要问他身上有多少童心,潜藏着何种秘密的疯癫,他曾想犯下什么重大罪行。照这样说,人的个性不在于其理性思考有多么独到,而恰好存在于非理性的维度中。(P.S这是否能解释网友们天天都在喊自己抑郁、焦虑、内疚、狂躁、揭露内心阴暗面、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也正是因为只有这里才体现个性?)这也是为什么福柯本人如此着迷于研究精神病、犯罪与性这些在一般人看来让自己蒙羞的领域。他所推崇的自由观和生存美学正是要打破理性的定势思维,让非理性以其本然面貌“关怀自身”。这样看来,温斯特则恰好是个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彻底的人,即使他被当作精神病、通奸者或反党叛国的罪犯。小说中所有的人都处于对政治偶像的狂热、对或许根本就是捏造出来的叛徒的仇恨中,永远都处在战争状态,喊口号、游行、愤怒、检举……在整个疯癫社会的边缘,温斯特绝对是少数。但如果按照从未被怀疑过的“发疯的一定是少数人”,那么我们就错了。

           比起福柯论述的规训和惩罚,奥威尔笔下对人的改造显然更令人毛骨悚然。前者的权力更加的精细、谨慎,像是个阴谋家,或者掌握着锻炼、组织、安排躯体活动的尖端技术的工程师,追求效率与驯顺,而并无意涉足意识形态;而《1984》里的权力欲望则不仅要从身体上确保人的臣服,更是赤裸裸地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噬人的思想。这样的社会里,在一个人没有被改造成空壳并填上“正确”思想之前,就连死的权利都没有。二人侧重不同,但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权力”。的确,不管是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尼采的权力意志、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或是近年来生物学中研究的基因的本能,他们要讲述的都是:求生、求权力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驱动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建立专政不是为了保卫革命;反过来进行革命是为了建立专政。福柯从不用利与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来给出一个我们期待着的结论(可笑的是,一样东西是好是坏常常成为中国人认识人或事物提出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而是在揭露了权力既镇压又生产的本质之后,留给读者自己解答。

    (三)

           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足够清醒、足够宽容,《1984》恐怕是一个重要的标尺。正如《1984》里所说,当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变成了真话。蒙蔽是统治者天生的本领,对奥威尔而言,最大的谎话一定是,这是一本禁书。因而就有了熊逸在《孟子他说》中所说的话,“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奥威尔描述的世界并不是最可怕的,相反,最令奥威尔害怕的现实世界正是对人民思想的封锁,更是人民锁于牢笼而不自觉。

           《1984》出版于1949,于是历史再次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一年对于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在伟大天国诞生的年代,也诞生了一本伟大的政治寓言,也竟孕育着二十年后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惊人相似的场景。虽然如今我们不再有个人崇拜达到近乎疯狂的状态,然而在脱离了魅力型社会之后,在看似理性统治的社会里,福柯所言的规训权力和奥威尔笔下的思想控制也仍然无处不在。

           我们的社会必然是规训社会。规训权力强调等级分明、各行其是,恰好与我国的亲亲尊尊等级社会传统相吻合,因而人被监视和驯服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对身体的控制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工厂和办公室,刷卡制度和工作时间表让人俨然成为巨大机器上的齿轮,周而复始地劳作;军营里的严厉军纪,阅兵时的整齐步伐,也使规训权力所发挥出改造身体、提高效率的作用;而从小到大每个班级里的纪律委员、学校的教导主任,都扮演者监视者的角色,而其背后则以考试成绩为量化标准、以毕业证明为监视自行运转的保障;办公室的格子间和学生寝室或军营的熄灯不允许说话的规定,都是全景敞视建筑中保证被监视者“横向不可见”的体现;教室、商场里的摄像头——它是否开着完全不重要——也是监视的精妙技术;而如今流行的对网瘾少年的“魔鬼封闭营”,更是集所有的广义监狱机构的特性于一身——时间表、体能训练、集体劳动、心理干预——无不希图改造出驯顺的肉体。

           我们也一直处于思想控制之下。文化审查和网络监管成为当今时代“思想罪”的审判官。不过,在改造思想方面,天国做得确实不如《1984》中大洋国那样彻底。核心党的狂热极权分子奥勃良的话特别透彻:“宗教迫害要根除异端邪说,结果却巩固了异端邪说。它每烧死一个异端分子,就制造出几千个来。因为宗教迫害在敌人还没有悔改的情况下就把他们杀死。他们所以被杀是因为他们不肯放弃他们的真正信仰。这样,一切光荣自然归于殉难者,一切羞耻自然归于烧死他们的迫害者。为什么是这样?首先是因为他们的供词显然是逼出来的,是假的。我们不再犯这种错误。在这里招供的都是真的。我们想办法做到这些供词是真的。而且,尤其是,我们不让死者起来反对我们,你可别以为后代会给你昭雪沉冤。后代根本不会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你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一干二净。我们要把你化为气体,消失在太空之中。 你什么东西也没有,不过这当然是好事。”

           这样看来,为了控制言论而创造无数口号、和谐无数敏感词、执着于太平盛世的面子功夫,比起奥威尔设计的在思想层面扼杀一个人并让他如行尸走肉般存活,还是略显不给力。因此,就算有再多网络追捕,就算有再多刑讯逼供,作为一个能怎么瞎想就怎么瞎想的小青年,突然还是感觉万般幸运的。

           引用小说中温斯特的话作为结束——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2加2等于4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229+)
  • pdf(137+)
  • 内容完整(372+)
  • 在线转格式(458+)
  • 五星好评(312+)
  • 体验好(567+)
  • 简单(672+)
  • 藏书馆(260+)
  • 方便(585+)
  • 字体合适(402+)
  • 种类多(323+)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4-11-29 10:55:3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潘***丽: ( 2024-12-09 09:54:33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马***偲: ( 2024-12-13 17:06:4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08 05:40:4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戈***玉: ( 2024-11-29 19:24:56 )

    特别棒

  • 网友 宫***凡: ( 2024-11-27 14:29:41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曾***文: ( 2024-11-29 14:03:30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印***文: ( 2024-12-11 10:48:01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林***艳: ( 2024-11-29 00:31:37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孔***旋: ( 2024-11-29 00:50:15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田***珊: ( 2024-12-13 05:52:40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郗***兰: ( 2024-11-16 12:59:2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石***致: ( 2024-11-20 12:34:49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最新内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