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雨书世界 - 书籍大全 - 地方与无地方(汉译名著本19)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21 00:04:01

地方与无地方(汉译名著本19)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地方与无地方(汉译名著本19)精美图片

地方与无地方(汉译名著本19)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0203432
  • 作者:爱德华·雷尔夫 汤姆·布拉德伯里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1-12
  • 页数:252
  • 价格:73.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历史地理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21 00:04:01

寄语:

本书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


内容简介:

《地方与无地方》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论著,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地方”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失根”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同时,该书提出的地方的“内部性”与“外部性”术语对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本译著译自2008 年的重印本。作者在其中增加了一篇新的前言,着重介绍“地方”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当时出现的变化,并指出新千年以后的全球旅行与商业形态虽已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地方”依然是人本主义地理学认识并解释世界的关键出发点。与此同时,这篇前言也道出“无地方”这一术语的内涵演进,即“无地方”与“地方”已不再呈现为尖锐的对立状态,反而在后现代的处境下呈现出彼此交织的状态。“无地方”的内涵尽管存在上述变化,但原创于1976 年的这部著作依然是我们去理解雷尔夫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书籍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致谢

 

1.地方与地理学的现象学基础

 

2.空间与地方

 

3.地方的本质

 

4.论地方认同

 

5.地方感与本真的地方建造

 

6.无地方

 

7.今日的景观经验

 

8.地方的前途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作者介绍:

爱德华•雷尔夫,加拿大地理学家爱德华•雷尔夫以其著作《地方与无地方》闻名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与段义孚、布蒂默等人齐名为当代欧美人文主义地理学思潮的中流砥柱。雷尔夫的论著多从人类的经验视角出发去探讨地理学的现象学基础。其研究往往涉及对地方感、地方依附与地方认同的阐述,以及它们随时代演进而出现的变化。此外,雷尔夫颇具影响力的著作还包括《理性的景观与人本主义地理学》(1981)和《现代城市景观》(1987),等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当地方作为景观被人类所体验的时候,它的外观始终是一项很重要的特征。但是,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地方经验都理解为对景观的体验。


在一个地方扎根,意味着拥有一个安全的立足地,我们可以从此出发去观看世界,也意味着可以在事物的秩序里去把握我们自身的立场;还意味着,我们能够在物质与灵性两个层面上形成对某地的有效依附。


我们最深切依附的地方恰好是我们给予了关怀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拥有丰富的体验,并拥有一套复杂的情感与责任。但是,地方的关怀却不仅于此,它不仅是一种出于过去经验而展开的未来期望,它还是对一个地方,对地方里的人以及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具备的尊重。是人对一个地方的全然委身(commitment)。委身的状态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状态,因为“关怀”正是“人与世界相互连接的基础”。


拥有家就是“栖居”(dwell)——栖居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


地方的意义与本质,不在于它所处的位置,不在于它显而易见的功能,也不在于占据其中的共同体,甚至不在于人们世俗肤浅的经历——尽管这些东西都是地方意义普遍且重要的一些方面。相反,地方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不自觉的意向性(unselfconscious intentionally),不自觉的意向性将地方界定为人类存在的重要核心。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与这样一些地方紧密相连:出生与成长的地方,目前的居住地,有过独特搬迁经历的地方,我们也都深深地关切这些地方。这些联系似乎构建起了个人与文化的认同,也是人类安全感的来源,是我们由此出发的坐标,能让我们在世界当中找到自身的定位。


空间是无形且不能触摸的,它不像实体那样可以被直接描述与分析。但是,我们依然能够感受、认识并理解空间。同时,我们总是具有关于地方的知觉与概念。总的来讲,空间为地方提供了一个背景,又从特定的地方那里获得了自身的意义。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20世纪50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至2010年已先后分十一辑印行名著460种。现继续编印第十二辑。到2011年底出版至500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仍将陆续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内外读书界、著译界给我们批评、建议,帮助我们把这套丛书出得更好。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地方与无地方》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论著,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地方”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失根”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同时,该书提出的地方的“内部性”与“外部性”术语对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本译著译自2008 年的重印本。作者在其中增加了一篇新的前言,着重介绍“地方”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当时出现的变化,并指出新千年以后的全球旅行与商业形态虽已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地方”依然是人本主义地理学认识并解释世界的关键出发点。与此同时,这篇前言也道出“无地方”这一术语的内涵演进,即“无地方”与“地方”已不再呈现为尖锐的对立状态,反而在后现代的处境下呈现出彼此交织的状态。“无地方”的内涵尽管存在上述变化,但原创于1976 年的这部著作依然是我们去理解雷尔夫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精彩短评:

  • 作者: 悉达多为何那样 发布时间:2022-11-02 01:40:48

    Yoloidea SC54: 1.千篇一律的网红城市是“无地方”,“地方”的意义是构建个人与文化认同,“无地方”的原因是失去了本真心,媚俗且技术化,不关心来往者的多样性可能性。2.要留住一个地方的特定生活经验。

  • 作者: jeremyist 发布时间:2022-11-05 20:30:53

    读这本书的时候刚好在看《玩乐时间》,现代的城市与地方,即一座充斥着数不尽的相似性所构成的迷宫。人们在拼命地进行现代化道路并打造了“无地方”之地之后,现在又开始拼命地找回“地方”的特色与精神归属。人们逐渐被眼前的壮丽现代奇观弄得眼花缭乱,走到哪里都伴随着同质化的沮丧。

  • 作者: 柚子胡萝卜 发布时间:2024-01-15 17:15:22

    在现象学本真概念基础上建立的结构式人类经验模式公式

  • 作者: 苦影 发布时间:2023-12-01 09:49:03

    作者屡屡哀叹同质化已经取代了多样化,哀叹服务于效率的无地方已经取代了地方。我当然赞同作者对实用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的警醒——毕竟在自己所属的人文学科中,我已见证了太多实证主义思潮下的干瘪畸形儿。但是,当作者在“自觉的地方建造”一章下举出古希腊神庙、Chartres为“具有本真性的地方”之例,我便猛然意识到:这本写于70年代的著作对“本真”的理解原来仍如此狭隘!在那个精英的世界里,只有漫步山巅、浸淫于抽象与形而上的思索之中,方称得上真正“活过”,而日常的庸碌(那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必须面对的庸碌啊!)却不过是无意义的工具。读到这里再回过头看看作者在序言处援引的现象学,读读屡屡引用的加缪《西西弗神话》,不由得哑然失笑。它们从未与全书的核心观点彼此缠绕,倒更像是作者拿来平衡书本结构的免责砝码。

  • 作者: 陈街故人点清秋 发布时间:2023-06-02 21:39:10

    如同用“风土”解释存在一样,作者用“地方”来解释一切。把对“地方”的认知视作“地方认同”,以此展开本书核心的第四章的论述。前三章是作为一篇博士论文一种对研究背景等比较高级的写法。而第四章往后是对后现代无地方景观的批判,1970s年代讨论的话题,到现在还是那么老生常谈,连措辞都没有任何变化......


深度书评:

  • 随感

    作者:波吕许尼亚 发布时间:2020-12-17 02:29:15

    Relph说,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里无视风景,尤其是那些我们已经熟悉的,比如每天在自己的城市或乡村工作和生活,却对它的风景视而不见,它们对我们来说仅是背景和环境,我们很少会对它们凝视。但是在罕见的情况下,一些风景——往往是极其优美的——会带给我们一种“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s),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极大的触动,产生与惯常经验的突然的中断(p. 123)。高峰体验几乎肯定是短暂的,但是它的一个意义在于能够改变我们的主体本身,从而改变我们之后的整个人生。我们“成为了另一个人”,跟之前再也不一样了。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说:“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我以前写过一个随笔,说用“有时而昏”来描述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很准确。我倾向于用“触发”这个词来描述人的一种精神过程。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意义在于增加人的“觉解”。如果一个事件使我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经验,使得我们个人的经验的总和扩大了范围,那么我们说这个事件触发了这种经验。

    “触发”的两个特点,一是不容易发生,二是一旦发生就永远改变了一个人。他的经验作为记忆被储存,从此之后就是“可唤醒的”,永远都在那里。一个人对于善心有了体验,即使他之后有时是恶的,对善心的体验仍然在那里。人心似乎有两种趋势,一是反复的,比如在善恶之间摆动,二是单向的和一劳永逸的,比如精神的扩大。

    这样看来,Relph所说的“高峰体验”的获得接近于一种“触发”。孟子说的看到婴儿在井边爬感到不安,也可能成为一种触发的契机。除此之外还有“礼”:我觉得最成功的礼,就是提供高峰体验的礼。我自己参加过一些宗教的活动,虽然未必有多么动人,但是它们却参与建设了我对于宗教经验的看法。有一些活动,如果不参加的话,我大概永远想象不出集体生活的好处。节日也是一个高峰体验的时机,一是因为节日本身具有特殊的意义,二是在节日期间会举行礼。如果一个人过了一辈子,而不知道节日的好处,那么他是错过了很多这样的机会。

  • 《地方与无地方》或现代社会旅行指南

    作者:雷霆嘎巴! 发布时间:2022-05-13 17:20:25

    无地方是一种正在形成中的现象,故作者对于无地方的态度是模棱两可的,也不可能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无地方所带来的舒适、高效和各地之间的熟悉感不能被忽略和放弃,在流动的社会中,各地的同一和熟悉感还可能很好地维持了人格的同一性,不会让人分裂得太厉害。

    乐观点想,地方和无地方都能带来舒适和满意,一种是因为熟悉和情感依附而产生的自得;一种是技术提升所带来的体验的进步。此外,第七章的内容(今日的景观经验)更进一步,纠正了之前章节的中地方和无地方的决然二分,景观经验必定是复杂的,兼有地方和无地方。

    同人的生存方式的非本真状态而言,地方的景观和建筑给人的非本真感可能并没有那么突出,也不太会被人们注意到,即使在几百年前,人生活于地方中,也会有非本真状态;并不是人与自然同频共振(注意不是和谐共生)就是本真;人脱离了自然就是非本真。如果按照作者的定义:本真是“人能够自由且负责人地承担起自己的存在性”,那么每日在办公大楼和单向街上疲于奔命的人并不是不处于一种本真的状态;而对于地理学和城市规划来说,倒是存在各种非本真的状态,地理学和城市规划者要么刻板无情要么肤浅机械地对待地方。

    阅读此书也让我对交互主体性有了一点新理解,共在是为他人留出位置,而不是为公众留出位置。从他人的角度来看,他人的行动有属于他自己的本真性,但从公众的角度来看,公众可能集体处在一种非本真的状态而不自知,这个现象(或许我说对了,或许我说错了)很奇怪也很荒诞。而大众媒体、极权主义和经济集团都在控制和规划群体和公众,但交互主体性是我和他人的关系,不能因为消费社会或者权力控制就不自觉地进入一种个人主义的生活,这种个人主义才是非本真状态(我需要好好读读海德格尔的原文,来进行梳理)。

    总之,在非地方被再生产的时代,我们也不能设计出自己的扎根状态,逝去的就只能逝去了,只能“追忆似水年华”,但一定不要坐视不管,因为老一辈人最能经历变化和失根之痛(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世风不古),因为现代性之后何去何从仍然是个问题。现代性终于会变成古典,变成历史的古典时代。

  • 超越无地方,转一下译者关于这个的总结

    作者:葫芦爷爷~ 发布时间:2023-02-26 22:17:33

  • 【转】洞鉴|《地方与无地方》:一次对现代无根性的全面剖析

    作者:light 发布时间:2022-08-31 11:27:59

  • 【转】洞鉴|《地方与无地方》:一次对现代无根性的全面剖析

    作者:light 发布时间:2022-08-31 11:26:21

  • 现代性中的地方体验(章节概要和一些零散感想)

    作者:纳諾德 发布时间:2024-03-16 22:21:49

    章节内容概要

    第一章

    本书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中对“本真”的讨论为理论基础。第一章论述了现象学的方法对于地理学分析的重要性,“我们的目的在于关注地方是如何呈现在我们对生活世界的经验与意识当中的,以及地方与吴地方分别在景观中具有怎样的体现。(P11)”。将现象学作为地理分析的方法的前提是承认人对地方、景观所产生的那些先验的体验,将生活世界与其中的意义接纳为真实。这也是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大背景。(关于现象学如何具体为本书提供分析框架,或许可以参考译者在译后记中的分析。)

    第二章

    划分了几种空间的类型:

    原始的,实用的空间:一种满足人们需要但往往不被意识到的空间。

    知觉的空间(perceptual space):中心是人的感知,是有范围的,人可支配的的意义空间,具有主体间性,因此也并非是孤立的,而是有文化框架的,可诠释的场域。

    存在性的空间(existential space):其意义是个体所经验的文化,而不是个体意义的总和。也就意味着其具有文化的不自觉性。其中既有神圣空间,又有世俗生活的地理空间。而“地方”则是其中“重要的经验内核”。

    建筑空间与规划空间:可以的,具有规划性质的。

    认知的空间(cognitive space):抽象的,用于反思的空间。也就是列斐伏尔所说的物理学,数学上的那种均质空间。(但relph在这里还将其与抽象空间进行了细微的区别)。

    “地方”或者说空间意义则主要来自于perceptual 和existential space。这两种空间类型的基础是“直接经验”,而非理性的,科学的“规划”。

    第三章

    对“地方”概念的特质与表现进行讨论。强调景观是其物质与视觉表现形式,传统和仪式则在加固地方的“永恒性”上发挥作用。公共地方存在两个层次:共同体层面的和符号象征层面的。前者是社会分层、经济结构等社会结构的呈现,而后者则是那些与政府、军队等权威关联密切的象征性显赫建筑,如凯旋门。私有的地方的定义则类似于段所说的恋地情节。而人对于地方的“扎根”,与地方的深度链接则是获得存在意义感的基础。

    第四章

    讨论地方认同。这里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存在的“外部性”和“内部性”的二元划分,以及存在的内部性的三个层次。对于内外的区分与体验构成了地方体验的核心,而两者模糊的认识边界中则有着地方强度的,也就是内部性的三个层次(behavioral,empathetic,cognitive)。而与地方认同相互影响的还有地方意向(个体的,共同体的,舆论的)。对于处在这些不同位置上的人而言,同一个地方有着不同的意义与认同。这些经验与感受也有时交织在一起。

    第五章

    这一章首先区分了本真和非本真的状态。“一个人的非真实生活却体现为死亡或麻木的状态,尽管每天都还在运转,但却不能被视为还有生命力,也无法从真理的角度去认识生活本身…外界的事物层层叠叠加注在生活之中,把生活形塑力起来,去无法以生活本身该有的形态去内化这些事物。(P104)”这两者的划分被应用到对地方的感知中,形成不同程度的地方感和不同形式的地方营造中。这种划分引出了在下一章中relph对现代工业社会越来越多的,非本真地方营造的现象的讨论。

    第六章

    这一章也是作者立场表达最为集中的一章,在他看来在工业化和大众化的社会里遍布非本真性的滥觞,而地方的非本真态度实质上是一种无地方感,no sense of place(p131)。而其既可以是不自觉的,一种接受大众价值的媚俗“人人都会消费华而不实的琐碎事物与赝品”(P132),表现在家的意义的式微语旅游业的旺盛中。也可以是自觉的,以技术化手段和规划呈现的,“居住机器”式的冰冷。借由大众传媒、企业与跨国公司、中央集权等体制结构,这些无地方性的特质被传播扩散。(在本章结尾,作者对无地方景观进行了分类与概述)

    第七章

    讨论当下的景观经验,将其特征凝练为两个极端:虚假的复杂性和虚假的简单性。前者表现为多变,混乱与流动;后者则以效率和平直为特征,勾画出令人安心的,不存在任何不适的景象(P206)。这两个极端也构成了当下景观的矛盾:在模式与关系上看起来复杂多变,但却给人以肤浅而直白的体验。在现代的景观中,符号与特征“并不指向深层次的事实,而是一组虚无缥缈的概念或迷思…现代景观的意义,特别倚重这些符号和与之相关联的迷思。(P208)”。(可能就像世界之窗里的各种景观,一种被抽干的,可以一眼识别的风格,而其中空无一物。)

    这种虚构的迷思则以简单性为最大的特征,构建出一个宽广直白的世界,一种欢快的清晰感。这背后是一种孤立和断裂,从整体性与关联中把事物剥离出来,消除那些令人不安的事物,像贫穷,性别,阶级。正如书中所言,这种迷思是缺乏历史的,也是没有生产力的。其将差异全部转化为相同,把品质压缩为数量(P210)。经历差异与不同几乎必定意味着面对的不安,刺痛。而消除不安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消除,同化差异。这让人联想到韩炳哲所讨论的,现代社会中他者的消亡。韩炳哲说消费社会力求消灭异质化的他者世界的差异性和可消费性。…一切都将作为消费的对象变得整齐划一(《爱欲之死》,P13)。这是relph论述的另一种表达,对地方平淡无奇的体验意味着舒适与安全被诱捕在层级分明的消费社会里。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倡导在生活世界中重新培育对地方的关怀与情感(大概就是项飚说的附近之类的东西吧)。

    在本书中,具有本真性的地方与缺失本真性的无地方构成了鲜明的二元结构。作者批判工业化,消费化社会中乏味的,缺乏扎根感的无地方。在成书50多年后的今天,无地方的潮流仍在全球范围内增长。Relph在中文版序言中重新反思了当时的二元架构,模糊了其中的对立。认同感与归属感以新的方式产生,全球化里对独特性的需求也在助长新的地方感,人们的记忆与归属也可以在流动中生成。对立的框架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过时,但对矛盾与复杂的承认也在贬斥新的统一框架,承认地方感存在新的再现是对这个框架的修复,包容了更多复杂的可能。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159+)
  • 五星好评(165+)
  • 无多页(649+)
  • 傻瓜式服务(284+)
  • 体验好(338+)
  • 书籍完整(658+)
  • 字体合适(515+)
  • 还行吧(362+)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5-01-02 15:49:00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戈***玉: ( 2025-01-15 07:48:18 )

    特别棒

  • 网友 游***钰: ( 2025-01-03 15:10:34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丁***菱: ( 2025-01-01 22:31:33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宫***凡: ( 2024-12-29 20:43:5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隗***杉: ( 2025-01-11 01:32:05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孔***旋: ( 2025-01-11 15:04:41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蓬***之: ( 2025-01-04 08:07:49 )

    好棒good

  • 网友 寇***音: ( 2025-01-01 12:09:50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曾***文: ( 2024-12-24 13:04:33 )

    五星好评哦


最新内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