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txt 免费 在线 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txt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一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艺术哲学txt电子书网盘下载地址二
- 文件名
- [百度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阿里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腾讯微云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坚果云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迅雷下载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华为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天翼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360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夸克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115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蓝奏云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城通网盘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 [本地下载 下载] 艺术哲学 txt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阅读完《艺术哲学》之后,基本上你对全球艺术的发展,还有人类对美的追求,是在什么层次,什么环境下才会有,都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这些很好地解释了人类需求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对人性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也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刘强东
应当每年选定一二部名著用功细读。比如丹纳的《艺术哲学》之类,若能彻底消化,做人方面,气度方面,理解与领会方面都有进步,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
——傅雷
《艺术哲学》由法国深具传奇性的天才人物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编辑而成,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欧洲艺术历史中最生动的画卷。《艺术哲学》由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翻译,全书浅显而有诗意,形象富丽,让读者在哲学的瀚海中漂流,为博大的艺术沉淀而震撼和陶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
002
第二章 艺术品的产生
026
第二编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第一章 意大利绘画的特征
060
第二章 基本形势
064
第三章 次要形势
066
第四章 次要形势(续)
077
第五章 次要形势(续)
089
第六章 次要形势(续)
109
第三编 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 永久原因
122
第二章 历史时期
152
第四编 希腊的雕塑
第一章 种族
205
第二章 时代
235
第三章 制度
255
第五编 艺术中的理想
第一章 理想的种类与等级
292
第二章 特征重要的程度
300
第三章 特征有益的程度
323
第四章 效果集中的程度
340
作者介绍:
作者丹纳是法国史学家兼文学评论家,实证主义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著作《艺术哲学》是“一部有关艺术、历史及人类文化的巨著”。丹纳创造性地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到精神科学的研究中去,主张研究学问,应“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教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这对欧洲甚至现代西方美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翻译家傅雷学养精深,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于美术及音乐理论与欣赏,尤为专长。《艺术哲学》是傅雷精心翻译的艺术史通论,“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 读来条理明晰,妙趣横生,绝无枯索沉闷之感。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艺术应当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我们要辨别出这个需要模仿的部分;我可以预先回答,那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依赖”。
其次要注意这些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要表现出一句话是另外一句引起的,一种感情,一种思想,一种决定,是另一种感情,另一种思想,另一种决定促发的,也是人物当时的处境促发的,也是你认为他所具备的总的性格促发的。总之,文学作品象绘画一样,不是要写人物和事故的外部表象,而是要写人物与事故的整个关系和主客的性质,就是说逻辑。因此,一般而论,我们在实物中感到兴趣而要求艺术家摘录和表现的,无非是实物内部外部的逻辑,换句话说,是事物的结构,组织与配合。
可见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显明越好;艺术家为此特别删节那些遮盖特征的东西,挑出那些表明特征的东西,对于特征变质的部分都加以修正,对于特征消失的部分都加以改造。
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凸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
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着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显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人类才开始一种高级的生活,静观默想的生活,关心人所依赖的永久与基本的原因,关心那些控制万物,连最小的地方都留有痕迹的,控制一切的主要特征。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共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科学,靠着科学找出基本原因和基本规律,用正确的公式和抽象的字句表达出来;第二条路是艺术,人在艺术上表现基本原因与基本规律的时候,不用大众无法了解而只有专家懂得的枯燥的定义,而是用易于感受的方式,不但诉之于理智,而且诉之于最普通的人的感官与感情。艺术就有这一个特点,艺术是“又高级又通俗”的东西,把最高级的内容传达给大众。
这种形势对思想和精神影响很大。由此造成的中心人物,就是说群众最感兴趣最表同情的主角,是郁闷而多幻想的野心家,如勒南,浮士德,维特,曼弗雷特之流,感情永远不得满足,只是莫名其妙的烦躁,苦闷至于无可救药。这种人的苦闷有两个原因。——先是过于敏感,经不起小灾小难,太需要温暖与甜蜜,太习惯于安乐。他不象我们的祖先受过半封建半乡下人的教育,不曾受过父亲的虐待,挨过学校里的鞭子,尽过在大人面前恭敬肃静的规矩,个性的发展不曾因为家庭严厉而受到阻碍;他不象从前的人需要用到膂力与刀剑,出门不必骑马,住破烂的客店。现代生活的舒服,家居的习惯,空气的暖和,使他变得娇生惯养,神经脆弱,容易冲动,不大能适应生活的实际情况,但生活是永远要用辛苦与劳力去应付的。——其次,他是个怀疑派。宗教与社会的动摇,主义的混乱,新事物的出现,懂得太快,放弃也太快的早熟的判断,逼得他年纪轻轻就东闯西撞,离开现成的大路,那是他父亲一辈听凭传统与权威的指导一向走惯的。作为思想上保险栏杆的一切障碍都推倒了,眼前展开一片苍茫辽阔的原野,只顾扑向绝对的真理与无穷的幸福。凡是尘世所能得到的爱情,光荣,学问,权利,都不能满足他;因为得到的总嫌不够,享受也是空虚,反而把他没有节制的欲望刺激得更烦躁,使他对着自己的幻灭灰心绝望;但他活动过度,疲劳困顿的幻想也形容不出他一心向往的“远处”是怎么一个境界,得不到而“说不出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个病称为世纪病,以四十年前(一八二零年代)为最猖獗;现在的人虽则头脑实际,表面上很冷淡或者阴沉麻木,骨子里那个病依旧存在。
要在心中找到这样的典型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好深思,爱正义的人,是个慷慨豪放、容易激动的人,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周围尽是欺作与压追,专制与不义,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连自己的生命也受着威胁,觉得活着过是苟延残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但在备受奴役的绒默之下,他的伟大的心灵和悲痛的情绪还是在艺术上尽情倾诉。
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以要担负这个任务,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着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显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凸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阅读完《艺术哲学》之后,基本上你对全球艺术的发展,还有人类对美的追求,是在什么层次,什么环境下才会有,都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这些很好地解释了人类需求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对人性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也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刘强东
应当每年选定一二部名著用功细读。比如丹纳的《艺术哲学》之类,若能彻底消化,做人方面,气度方面,理解与领会方面都有进步,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已。
——傅雷
《艺术哲学》由法国深具传奇性的天才人物丹纳在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编辑而成,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欧洲艺术历史中最生动的画卷。《艺术哲学》由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翻译,全书浅显而有诗意,形象富丽,让读者在哲学的瀚海中漂流,为博大的艺术沉淀而震撼和陶醉。
精彩短评:
-
作者: Joan 发布时间:2018-11-27 15:46:32
凡是傅雷的译著都让人拿起来放不下,虽然他这人很偏激。丹纳这个法国大叔絮絮叨叨一时无限敬仰一时奚落调侃把欧洲的发展历史搭配着艺术讲了一遍,写到希腊的时候,傅老爷子忍不住了,一个劲儿的小字注释“这和我们中国一样”“这也和我们中国一样”,很有喜感。//模仿,关系与联结,表达特征。重要与有益程度;本质与方向。性格,遭遇,风格。
-
作者: 靚仔胡迪 发布时间:2020-09-20 01:41:02
实证主义的开山之作。《艺术哲学》这个Title太大了,行文有很多与约翰.罗斯金相近的地方.在讨论前现代艺术的著作中算是少数可以一读的作品,虽然在当代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研究过后,有许多的观点和研究方法都已经不适用而且还有很多充满bias的地方.当然,这只是以欧洲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较为繁荣的两个画派为叙事。没有东方,没有其他艺术形式,甚至连当时的画坛魔教印象派的影子都没有。但还是解答了我不少关于北方写实主义传统发展脉络的少许疑惑。而其中最为核心的,以植物学隐喻出的根与叶/花的艺术史/文化研究方式,在今天也有不少用处
-
作者: EstMks 发布时间:2022-02-06 23:24:07
历时好几个假期 断断续续读完了
五星中 对比丹纳本人的分析 于我而言 傅雷自然流畅迷人的译文 尤其占据上风 狂赞
-
作者: Fleur. 发布时间:2020-05-31 18:20:59
重点在第一、第五编;指的是广义的艺术。
-
作者: 提笔略 发布时间:2018-06-04 15:44:45
写得好,译得好,实在太难得了
深度书评:
-
东方的反问
作者:聆雨子 发布时间:2006-04-09 23:40:44
(先说明一下,本文发于2006年、写于2003年,是我大一时作为课程作业的一篇读书笔记,那时幼稚、虚浮、狂狷———当然,现在可能还是如此———所以文中诸多想法,只代表彼时彼地,各位不必过于当真)
也许仅仅是一次纯粹意义上的附庸风雅,这些天一直跟着丹纳先生在理论哲学的瀚海中漂流,然后为欧罗巴博大的艺术沉淀而震撼和陶醉。总以为艺术的本源该是相通的,而东西方并不相近的价值取向也该在文化的层面上找到契合点。所以品读《艺术哲学》的时候,总是想为作者代劳,在自身熟悉的国土上寻找论点的证明。但当我带着所有作品本身给我的感悟回头审视古老的华夏文明时,却发现许多东西并不象丹纳所想当然的那样适用。或许是西方的哲人不了解东亚文明,因而忽视了来自中国的取证。但当一种艺术规律范畴的原理无法适用于所有的艺术种群时,至少表示这种原理的提出仍存在商榷的可能性。
《艺术哲学》一书的本质性主线主要围绕着三方面展开,即:艺术的定义,艺术的产生发展,艺术品的价值评判。下面笔者试图从中国艺术自身的特色现象上判断丹纳关于这三者的解释,作为学术上的漫议。
在艺术的定义方面,丹纳认为艺术品的最启蒙形态便是对事物的或多或少的模仿,而在这种模仿中跨越表层达到对本质,规律,逻辑的深度把握则决定了艺术的理智性。他把艺术家在创作中的作用概括为认识事物各组成之间的关系,通过创造性的改变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换而言之,艺术的核心便是对主要特征的描绘。这一结论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东方艺术的性格。主要特征的提出是相当富有创造性的,但这里有一个对象上的前提,即艺术的描摹对象必须是一件事物。但对中国艺术家来说,纯粹的客观实体是难入法眼的。也可以说西方人在务实精神上的领先已经外化到了艺术范围。但的的确确中国文化更注重的始终是意境和情绪,这两者与事物的定义肯定不同,诚然我们也能在这当中找到一点本质性的主要特征。但情绪的流动比之外物实在是太快了很难作出明确的把握。至于意境原本讲究空灵,空灵中又如何去寻访特征呢?所以中国的艺术更偏重对心灵的关注,而不是模仿的艺术。就如同工笔画在中国始终只是宫廷画师们粉饰宫殿的选择,大写意才是精髓。西方的客观事物也有其特定的艺术含义,但只是从其自身散发的气质而来的,比如力量,稳定,优雅,恬静等等。但在中国客观是为主观的烘托服务的,几乎每一种物体都会找到一个象征的对象,西方人写一泓江水,仅仅表达一种静谧,到了李后主眼里,就成了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情感寄托。西方人画几竿细竹,或是有一种雅素,到了郑板桥口中,又具备了竹解虚心是我师的道德含义。因此很难用描绘什么来概括中国文化人的创作动机。如果也要定义的话,只能说是用一切抒情的载体表露着自身对生死,天地,情感,玄理的思索和看法,是一种内心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当然这并非可以成为否定丹纳学说的依据,毕竟后者在欧洲艺术发展的趋向上是得到过证实的,只能说东方的特殊情状让这一学说发生了些许的不完备。中国毕竟不是尼德兰,意大利或法兰西,就好象那些天籁之音般的宫廷音乐中我们听不出蓝色多瑙河或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一样,在中国,一切景语皆情语,理想的模仿只是为了理想的抒情。
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周围风俗和时代精神的产生和发展,这是丹纳哲学中最值得探讨的地方。丹纳在论证这一学说时反复采用类比法,用植物界适者生存的原理来对称说明艺术与周边的联系,这一说明法则看似相当符合逻辑,实则缺乏足够说服力,因为谁也不能肯定类比的双方一定能相提并论。艺术当然不是孤立的,它肯定也有着普遍联系。但把联系等同于决定,又仅仅把决定框在风俗和时代精神的范围内未免失之偏颇。以下是中国艺术的反例:
1 在中国,时代的根源精神很难明确界定。这不像欧洲,从头到尾依次登场的禁欲主义,人本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民主主义是一个取代与占据的过程。一个时代的确只有一种精神独占鳌头。但在中国尽管统治阶级本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精神希望把时代精神固定下来,但事实上儒与道,入世与出世,虚与实,情感与形式,骈文与古文的斗争几乎持续了五千年,且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几种力量相当的精神杂称,艺术风格也随之多样化,那又该说取决于哪一种精神呢?以现代文学为例,在百废待兴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流行的是五种文学体式:讲究精神关照的朦胧诗派(北岛),讲究玩世不恭的痞子文学(王朔),讲究英雄情愫的武侠小说(金庸),讲究时代反思的伤痕文学(梁晓声),讲究才子佳人式复古的新鸳鸯蝴蝶派(琼瑶),又怎么把这五种很不相同甚至有所抵触的处世心态筛选出真正的时代精神呢?
2 中国不同于欧洲的另一点是艺术的掌握力量问题。在中国官与民都是不太尝试高雅艺术的,真正的创作者大多是一群漂泊不定的名士文人。这些人大多自命清高地不屑与时代精神为伍。也就是说中国的艺术是由一些乌托邦思想严重的高于世道者完成的,要他们为时代代言无疑不可能。当然也可以说他们的思维状态也是一种深层次时代精神的反映,那么丹纳的时代精神命题究竟是主流的,官方的还是民间又或学术界的呢?那就是定义不清问题了。
3 丹纳对时代精神的说明大多停留在政治即上层建筑范围内,如希腊城邦民主对艺术的影响,中世纪教会对艺术的影响,大革命对艺术的影响,君主立宪对艺术的影响,而没有或基本没有讲到经济基础的重要地位。这在城市文明占主体的欧洲或许问题不大,但在中国,政治体制倒是相当稳定的,骨子里的贫穷却使经济的现状对艺术的影响更大。远古的歌行体到汉代的赋,两晋的田园小品,唐人的诗和传奇,宋代的词,元的杂剧,明清的小说,都是在经济变化下变化的,封建专制却贯穿始终从未更换。以宋为例,在辽金西夏的逼仄下政治空气相当压抑,但艺术呢?唐宋八大家独占六席,清明上河图的辉煌是谁缔造的?还不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么?
4 中国艺术始终有两条并行的主线,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俚的美学不容忽视。在部分艺术门类中,比如音乐,戏剧等,民间艺术更是占据绝对优势的。如果说时代思维态势的变迁对文人的心态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的话,那些善良的百姓们总是有自己的主题的。在改良的时代,分裂的时代,禁锢的时代和革命的时代,粮食的采集者们是不加关注的。他们的艺术甚至没有情绪上的东西,只是表达一种愿望,对风调雨顺的向往,从远古时代就未更换过,与时代和风俗的变化关系不大。哪怕今天,我们仍能看到诸如:秧歌,口技,年画和类似莲花落二人转等地方曲种在博物馆艺术的名义下闪放出原始的生命力,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5 中国不比欧洲在精神状态和风俗习惯上的大致统一性。尽管也有亚利安人高加索人吉普塞人和小亚细亚人在心理素质上的微妙差异,但好歹一本圣经的共同信仰就能代表整个西方。中国的多民族尤其大杂居的分布规律,使一个环境内甚至一户家庭乃至一个人身上就会有多种风俗习惯的作用力,因此更难判定哪种风俗习惯决定了艺术的创作。
综上所述,丹纳在艺术的产生发展上作出的推论的确存在一些不完善。艺术有自身的规律,它更多是移情即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周边的风俗与时代会有影响,但决定力似乎不在这上面。此外,我们更应看到,艺术在更多时候在影响甚至决定着时代精神,而不是反过来受其制约。
最后来看看第三点,关于艺术品价值的判断。《艺术哲学》书中把这一标准定为效果的集中程度即主要特征的具象表现上,这就又回到了第一点的争论上。效果与意境和虚实的差异至少在丹纳那里是显而易见的。丹纳的效果更多停留在描摹后对感官的直接刺激上,如视听觉上的冲击力。但用东方的含蓄观来进行审美关照,太强的直观总是不高明的。当然在这一点上西方的反例也很多,比如意识流小说,印象派画作,先锋荒诞剧等,效果即使有也是相当分散的。中国情况更甚。效果或主要特征最显性,被丹纳认定为艺术最鼻祖阶段代表的雕塑在中国的地位很尴尬,甚至不被列入艺术范畴。雕塑在中国常见于陵墓,寺庙或房粱上,术的成分大于艺,使用审美的成分大于艺术审美。在文人眼中,越具有冲击力也就是主要特征越明显的雕塑越接近奇技淫巧,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效果太集中的不完美,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当然有待商讨,但至少说明丹纳的见解在东方不适用。相反,中国有一种西方不具备的艺术来取代雕塑的位置:书法。欧洲人也会评判字的好坏,但哪怕象形文字也只是符号,太玄乎了,太不具备主要特征了。中国人不同地捣鼓出一个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评判书法的优劣则完全是悟的成分在起作用,谁能说颜真卿的楷书,王羲之的行书甚至毛泽东的狂草谁更具有效果呢?就好象你能说齐白石的两只虾有什么效果?八大山人的翻白眼的鸟又有什么效果呢?
丹纳的《艺术哲学》的确在见解上有相当的可取之处,但对于以上所有中国的范例,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丹纳的艺术学说无法解答东方审美中的意境问题。中国艺术美学中虚的成分太多,不是用客观事物和主要特征更不是用时代风俗就能解释得了的。
当然,本文只是因为笔者太痴迷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在阅读时作了太多的自我关照以至产生一些古怪的念头。学力所限,很多东西仅仅是一种吹毛求疵的质疑,并不具备太多学术价值。对《艺术哲学》的文化尊崇是笔者未敢推翻的。毕竟所有的目的只是为了让我们对艺术的认识与探求更加完满。行文的最后,只想请丹纳先生原谅晚辈的无知和卖弄。
-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作者:叶铭 发布时间:2010-06-07 21:52:12
这是艺术概论课的平时作业,老师给了个有关美学、艺术的书目,选一本写读书笔记,恰好有《艺术哲学》,也是我一直想看的,就借来读,读后写了这个,作为作业~~
《艺术哲学》读书笔记
由于对西方艺术了解不多,很多细节具体事实并不能很好记住,所以有关例证的那三编印象不深,倒是第一编和第五编的理论令我印象深刻些。首先是第一编,主要论述艺术品的本质。对此,丹纳的出发点在于,认定一件艺术品不是孤立的,在于找出艺术品所从属的,并且能解释艺术品的总体。因此他从艺术品追溯到艺术家的风格,再到艺术流派。而艺术流派的形成无疑来自于它所属的风俗习惯、时代精神。而对可以被称为时代精神的事物,丹纳也做了解释,即“某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要了解艺术品、艺术家、一群艺术家(艺术流派),就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不但这个或那个大师的生平,便是每个大的艺术宗派的历史,也证明模仿活生生的模型和密切注视现实的必要。一切宗派,我认为没有例外,都是在忘掉正确的模仿,抛弃活的模型的时候衰落的。” 因此丹纳举出很多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模仿的重要性,甚至在这一节结尾得出“整个艺术就在于正确与完全的模仿” 的结论。
然而读到这里我不得不发问,艺术确实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但艺术也有颠覆生活超越时代的可能,比如卡夫卡的小说,梵高的绘画,都是不符合、或者说超越、颠覆它们所属时代的大多数人思想情感的趋向的。那么绝对模仿是不是艺术的目的呢?我提出了与丹纳接下来提及的同样的质疑,“倘是这样,那么绝对正确的模仿必定产生最美的作品。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丹纳依旧是举出丰富而有力的例子来论证,进而说明艺术的目的应当是“力求形似的是对象的某些东西而非全部”。因此,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某些基本特征、至少是重要的特征,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越明显越好”。“艺术品的目的就是要把这个特征表现得彰明较著;而艺术所要担负这个任务,是因为现实不能胜任。在现实界,特征不过居于主要地位;艺术却要使特征支配一切。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固然把实物加工,但是不充分。特征的行动受着牵制,受着别的因素阻碍,不能深入事物之内留下一个充分深刻充分分明的印记。人感觉到这个缺陷,才发明艺术加以弥补。” 由此,丹纳最终对艺术品的目的得出了完善的结论:“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某个主要的或突出的特征,也就是某个重要的观念,比实际的事物表现得更清楚更完全;为了做到这一点,艺术品必须是由许多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总体,而各个部分的关系是经过有计划的改变的。在雕塑,绘画,诗歌三种模仿的艺术中,那些总体是与实物相符的。”
接下来,丹纳要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从前文就可以看出,他认为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他的结论主要来源于两种证据:以经验为证,以推理为证。他在第一编的篇末引用的歌德的话,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观点:“不论你们的头脑和心灵多么广阔,都应当装满你们的时代的思想感情”。 因此,由这种观点出发,丹纳开始分别讲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尼德兰的绘画,希腊的雕塑。他细致而生动讲述,正如他自己所说,将它们看作显著的例子,“使我能够在你们面前应用这条规律,证实这条规律。”这个规律便是“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符合”。
然而对于丹纳所举例子的论述,傅雷先生在译者序中的一段话很客观的点出了他的局限所在:“……他虽则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构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风俗人情,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他没有直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艺术哲学》尽管材料如此丰富,论证如此详尽,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觉,原因就在于此。古代的希腊,中世纪的欧洲,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十六世纪的佛兰德斯,十七世纪的荷兰,上层建筑与社会基础的关系在这部书里没有说明。作者所提到的繁荣与衰落只描绘了社会的表面现象,他还认为这些现象只是政治、法律、宗教和民族性的混合产物;他完全没有认识社会的基本动力是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漫长的三编“显著的例子”之后,丹纳继续阐释他的美学,谈及“艺术的理想”。首先说明,什么是艺术的理想。前文已经提过,艺术品的目的是表现基本的或显著的特征,比实物表现得更完全更清楚。“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观念改变实物。经由这样改变的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就是说成为‘理想的’了。”可见艺术家根据他的观念把事物加以改变而再现出来,事物就从现实的变为理想。“他体会到并区别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有系统的更动各个部分原有的关系,使特征更显著更居于主要地位,这就是艺术按照自己的观念改变事物。”
然而,什么是好的艺术品,怎样给艺术分等级,评价它们的价值?这就涉及到对艺术的判断标准问题。丹纳在这一编的第二节中作出了如此论述:“……后世所下的最后判断,可以用判断的过程证明判断的可靠。先是与艺术家同时的人联合起来予以评价,这个意见就很有分量,因为有多少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思想感情共同参与;每个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别人的不同趣味加以补足;许多成见在互相冲突之下获得平衡;这种连续而相互的补充逐渐使最后的建议更接近事实。然后开启另一个时代,带来新的思想感情;以后再来一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把悬案重新审查;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等到作品经过一个又一个的法庭而得到同样的评语,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那么这个判决大概是可靠的了;因为不高明的作品不可能使许多大相悬殊的意见归于一致。” 这段论述,初看貌似很有道理,但细一思考,从我个人角度看来,便有了些许质疑:首先,从“与艺术家同时的人”来说,他们共处一个时代,按照丹纳前文的观点,他们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都是民俗习惯与时代精神共同促成的。那么同一时代的人必定有相近的价值观,同一时代的作品思想也大致有相通之处。这其中拥有不同思维,乃至颠覆当时时代潮流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这“少数”在“互相冲突”之中很难得到中和,大部分时候的结果是被“多数”所湮灭(好比政治上的“多数人的暴政”),一个时代的趣味缺陷在这个时代中未必能够“加以补足”,各种各样的成见相互冲突的结果也未必是“平衡”,但的确,无可置否的是,强烈的少数观点会对主流声音造成一定的冲击,并引发更多的人思考,对“开启另一个时代”是有促进作用的。另外,从“每个时代”的角度看,“每个时代都根据各自的观点审查;倘若有所修正,便是彻底的修正,倘若加以证实,便是有力的证实。”这却是无可厚非,但是“等到散处在几百年的裁判都下了同样的判决”,这个判决也未必是可靠的。因为,这个“几百年”到底是几个百年呢?到底要过确切的多少时间,确切的几番修正,得到结论才能被认为是定论呢?我们今年可能看到某些艺术品、艺术家已得到了定论,但谁能保证我们今天的结论不会被后人修正、乃至颠覆呢?这样的例子不必多举——我们对于前人的结论修正的还不够多吗?如果认为我们今天的一切都还不是定论,那么什么时候才有定论呢?还是沿用丹纳的观点,每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和民俗习惯都有与前代大相径庭的地方,,每个时代人的价值观也会有诸多差异,那么审美眼光和评判标准可能就完全不同,我们认为美的也许下一个百年就是丑的,这是很正常的。那么如此推断,便陷入了无穷,即我们的结论下一代能够修正、推翻,那下一代还能被下下一代修正,那么下下一代也可以继续被修正被推翻……无穷无尽,永远没有定论,永远。
所以,我认为,艺术本身就不该有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角度,欣赏思维。而对丹纳来说,他认为“艺术品的目的是使一个显著的特征居于支配一切的地位”,因此,他所认为的对艺术的判断规则即是:“一件作品越接近这个目的越完善;换句话说,作品把我们提出的条件完成得越正确越完全,占的地位就越高。”这条件是什么呢?丹纳也清晰的列出:“我们的条件有两个,就是特征必须是最显著的,并且是最有支配作用的。” 继而丹纳论述了“特征的重要程度”,用以说明作品的重要程度取决于特征的重要程度。然后论及“特征的有益程度”,仍然同上文论述的部分相当,先从精神生活,再提文学作品,继而是肉体生活,最后是造型艺术。得出的结论便是:要在自然界中观察特征的重要与益处,得到现实与艺术的高度协调。本书到此已近尾声,但丹纳显然不甘心于此,最后的部分又说到“效果集中的程度”:“特征本身已经考察过了,现在要考察特征移植到艺术品中以后的情形。特征不但需要具备最大的价值,还得在艺术品中尽可能的支配一切。唯有这样,特征才能完全放出光彩,轮廓完全突出;也唯有这样,特征在艺术品中才比实物更显著。”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作品的各个部分通力合作,表现特征。” 因此,丹纳在此提出“集中的程度决定作品的地位;所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在以上两个尺度 之外还有第三个尺度。” 接下来,便又是一番精神生活、文学、人体、造型艺术的举例,并且最后还是通过举例证明了上述规律 决定了艺术史上的各个阶段,由此说明这个规则的普遍性,至此,全书结束。
正如丹纳在序文中所说:“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 在我看来,通过这本书,他给予了我们这些有益的东西,他的目的达到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他所作的研究局限所在。傅雷先生对此作了比较辩证且全面的分析:“有人批评他只采用有利于他理论的材料,抛弃一切抵触的材料。这是事实,而在一个建立某种学说的人尤其难于避免。要把正反双方的史实全部考虑到,把所有的例外和变格都解释清楚,决不是一个学者所能办到的,而有待于几个世代的人的努力,或者把研究的题目与范围缩减到最小限度,也许能少犯一些这一类的错误。”“……但丹纳至少已经走了第一步,用他的话来说,已经做了第一个实验,使后人知道将来的工作应当从哪几点上着手,他的经验有哪些部分可以接受,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
参考资料:
丹纳. 艺术哲学[M].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
最好读的艺术哲学
作者:江平 发布时间:2006-01-17 12:37:56
-
《艺术哲学》整理
作者:汪汪雪饼 发布时间:2019-02-28 21:16:00
何为艺术品?
精神文明的产物要用环境来解释。艺术作品从来不是孤立的,它从属于一个总体(作者的全部作品,同时同地的艺术流派、家族、宗教,周围社会趣味一致的观者等),并可借此解释自身。时代的精神气候和社会风俗可以决定作品的基调,环境也会选择和它一致的作品。
艺术品可以按照模仿的和非模仿的进行分类。
对于绘画、诗歌、雕塑等模仿的艺术,要求密切关注现实,仔细研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逻辑并进行统一、定向、有目的改造。艺术的改造依赖于创作者的感觉和观念,他需要在强调艺术对象本质的“主要特征”的同时表现自己。
对于建筑、音乐等非模仿类的艺术,则更多是在处理一种数学关系。寻找原因、遵循规律、表达自己。
总结来说:在某一种大的形势之下会产生特定的需要,艺术家利用自己的才能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以突出表现某个主要特征或观念,将自己的思想或者情感表达诉诸于特定的中心人物。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意大利画派以人体为主要的艺术对象,发明或重现了古典的完美形体。他们以形式为目的,讲求平衡和谐,爱好装饰,但不讲求深刻的哲理,没有把重心放在人的精神上。从15世纪开始,他们逐渐摆脱了基督教的象征与神秘主义,伴随着古代文学思想的复兴和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以及透视、解剖、造型技术的提升,意大利的绘画在16世纪达到巅峰。这是幼稚与文化过度的发展过渡时期,在野蛮人强烈持久的幻想以及文明人尖锐精致的野心中过度,实现了形象思索与布置配合的结合。
尼德兰的绘画
日耳曼人相对于拉丁人更加缓慢、粗糙、慎重、沉闷。尼德兰的绘画安静平和, 重视现实世界。调子浓厚丰满,线条从属于体积。
尼德兰绘画有四个面目分明的时期。
1400-1530年,封建政权下的社会较为稳定,实现了基督教思想指导之下的文艺复兴。题材内容歌颂基督教信仰,但同时关心现实生活,细致写实,尊重感官。
1530-1600年,受到意大利画派的强力影响,但没有完全丢失佛兰德斯的特色。由于两派画家的在整体创作氛围、思维习惯上的差异,导致佛兰德斯绘画发展停滞,少有艺术珍品。但肖像画、小品画、风景湖啊和室内生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他们已经完成了从神秘到现实,从神到人的过程。
从1572年的独立战争开始,佛兰德斯南北在政治上逐渐分裂,艺术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17世纪,南方的“比利时”受到安抚进行妥协,仍然学习意大利传统,介于迦特力教和异教之间,但仍然坦率地表现自然和人性,代表画家为鲁本斯。1660年后,民族精神和艺术逐渐凋零。
北方的“荷兰”在新教之下过着俭省、自由、平等的生活,强调现世精神。最有代表性的画家是伦勃朗,将真实的人间放在艺术舞台,准确地再现了情欲、穷困、同情、敏感。1710年后,所有的荷兰大画家去世。1713年,荷兰败给西班牙。艺术家的才能始终与民族的活力息息相关。
(尼德兰地区即为荷兰,历史的地区含义可以包括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全部。弗兰德斯:法国北方州、阿多阿州,比利时的一半,荷兰滨海齐德兰一省。)
希腊的雕塑
希腊额自然环境温和,多丘陵山地。他们认为神明与凡人的区别并不明显,宗教上并不严肃伟大,城邦为主的政治体制也并不稳固持久,但因此没有“文明导致的夸张机能”。公民信守“勿过度”的哲学,认为事必有至、理有固然。
希腊人追求身体、头脑、才智、感官、心灵的完美,他们喜爱精细、和谐、节制的东西,享受现实生活的平静愉悦。他们的世俗教育和宗教都较为简单,有直线的系统文化传承,也有舞蹈和运动上的多种制度,培养出希腊人的总体性格。就如同希腊的神庙,范围有限、轮廓分明、清明平和。
艺术中的理想
艺术作品是能够分出种类和等级的。艺术创作以呈现显著的支配特性为目的,根据相同的规律创作、批评,结出相同的理想产物。
绘画最为鼎盛的阶段,就是处于技术与情感之间,熟练与天真之间的阶段。既有充分的表达手段,又有充分的表达冲动。
评价艺术作品的等级,主要依据三个尺度。
其一,是特征的重要性,越是基础的、不变的特征,就越重要。这是“力”的第一面,这种力是原始的、机械的,目的是要对抗其他外物,保持自身稳定,这能够维持事物的本质不变。
其二,是特征的有益性,越是健康的、崇高的特征,就越是有益的。这是“力”的第二面,它是后起的、扩大的,能够对自己进行增强或削弱,决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三,是效果的集中程度,也即力的显著程度。它要求人物、情节与风格的统一。
所谓杰作,就是将力量发挥的最充分的作品。
-
为何是“艺术哲学”?
作者:glow 发布时间:2018-04-10 22:21:27
《艺术哲学》相信在豆瓣上面的条目不只有20条了,可以说是一本很经典的学术性的艺术类书籍。
我到手的这版书的版本做的还蛮特别的,一开始我以为只是那种普通的硬皮书,但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硬皮的部分只是外壳,书是可以直接拿出来的,不过最开始阅读的时候,常常会走神,为什么因为作者所围绕艺术所展开的其他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所以我就会看看里面小顾写的思维导入的部分,这样会比较让自己回过神来看书中具体所讲。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围绕着艺术作者最中心的看法是什么?
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艺术所生长的土壤不是逃离于世俗的,所有的汲取都是根植于世间的方方面面的,归根结底就是种族,时代,环境这三要素为基础理论,这也就不难几理解,为何后来人们出版的时候把丹纳的这一本在大学课程上讲课所使用的讲义命名为《艺术哲学》了。
丹纳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的,所以本书中所涉及的板块并不包括20世纪的当代艺术。
分析丹纳为何这样去给学生们讲艺术,不得不从他从小的生活环境和时代以及他的种族说起,我也用他自己对于艺术的分析理论来分析分析他吧。
首先,他出生在一个律师世家,从小就逻辑思维就一场敏捷,在初中毕业的时候已经是门门文科功课都第一了,也是因为这些,让他有理由并且也有信心的踏上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在巴黎高等师范专科毕业之后,他变留校当教员,但是因为个人理念和当时的学校学术氛围不和,他便出走高校,踏上了周游欧洲的旅途,这一走就是14年,当然这中间他也并没有闲着,1864年开始被聘为巴黎美术学校的教授。
所以但看他这一段的生涯,我们便可以了解,为什么在丹纳的书中能对欧洲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历史背景格外了解,也正是这一段生涯,奠定了他个人分析艺术的学术基础。
书中不乏有趣的细节。
当然,仅凭一篇书评是体会不到里边的有去成都的。比如,丹纳在开篇综述的段落里间,便描述过,为何古希腊艺术是极为崇拜肉体的,在阐述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便分析了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之间的分布情况,以及城邦和城邦之间的关系,其实当时的城邦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只不过这些城邦是一种微缩的存在,各个城邦之间战乱不断,于是乎就出现了斯巴达这样的极端情况,所有人在生下来之后就是一名战士的存在,如果婴幼儿先天不良便会被抛弃,不仅如此,妇女也是时刻备战着。如果老夫取了少妻的话,按照当时的传统来说,为了繁殖优秀的后代,这个妻子是可以和另外年轻的男人而结合的,按照我们现在的三观来看,这很奇葩,但是在当时都是很平常的存在。
古希腊对于肉体的崇拜自不必多说,但是你知道为何很多表现体育运动的雕像存在么?据说是因为假如一个青年男子连续三次获得奥运冠军,便会有雕刻师为他塑一尊雕像,这么说的话,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不是也是这样来的呢?也由此可以看出,古希腊艺术当时对人体的了解已经到了登峰造极。
包括文艺复兴,复兴的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文艺。
在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中世纪的那一千年艺术为何却觉得倒退了?
为何那时候的雕塑反倒是僵硬了,这些便需要你读一读书中尼德兰艺术那一章节了。
不过说了这些内容上的东西,也要说说不足的地方,但是其实这一点这本已经较之于之前别的版本好了很多。
之前的版本的插图大多是黑白的,或者干脆就略去了插图,而此次铁葫芦的版本可算是飞跃很大,全部换成了彩色,而且纸张的感觉也非常好,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个别插图不够清晰算是一个小遗憾。
-
一本难得的好书
作者:姚婧 发布时间:2009-11-27 13:26:53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427+)
- 愉快的找书体验(421+)
- 排版满分(326+)
- 品质不错(205+)
- 差评少(398+)
- 全格式(504+)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4-11-20 23:28:1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方***旋:
( 2024-12-02 20:39:0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仰***兰:
( 2024-11-15 06:38:33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敖***菡:
( 2024-11-18 05:06:56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石***烟:
( 2024-11-17 18:13:1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寿***芳:
( 2024-12-04 08:09:36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索***宸:
( 2024-12-10 22:23:01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益***琴:
( 2024-12-08 10:35:4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堵***洁:
( 2024-11-21 03:25:49 )
好用,支持
-
网友 孙***夏:
( 2024-12-07 05:47:3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喜欢"艺术哲学"的人也看了
-
成为二手房销售冠军:策略、技巧与实战指南
-
开启桥牌之门与桥牌初级速成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红楼梦》:一部揭示封建社会百态的经典巨著
-
鸟类世界的奇妙之旅:鸣禽与攀禽的生态角色与保护现状
-
清宫秘史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漫画版《水浒传》:激发低年级学生传统文化兴趣的妙方
-
无言的宇宙[精装珍藏版]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全面掌握Java Web开发:从基础到实战的完整指南
-
2024版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 曲一线5年中考3年模拟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初中同步练习训练教材初中同步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全面备考指南:2024年国家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详解
- 探秘中国民间园林:从古至今的设计艺术与文化传承
- 环境色彩规划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韩非子:法家思想巨擘及其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
- 探索艺术史上的女性艺术家:缺失现象、挑战与未来展望
- 固体的冲击波压缩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老夫子20-王泽漫画作品全集》:一部展现华人文化精髓的经典之作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 深入解析桥牌精确叫牌法: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面指南
- 卷板机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制造中的关键作用及其发展趋势
- 分子及凝聚态系统物性的计算模拟 pdf mobi txt word epub 下载 2024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4分